第358章 困顿新谋

魏砥 柯哀的罐头 1726 字 13天前

陈暮并未因南线的胜利而放松,反而更加专注于内政整合。在庞统和徐元的辅佐下,一系列政策加速推行。

“金券银元”经过近一年的流通,已然成为交州、荆南、江东事实上的主流货币,金融体系日趋稳定,商业活动愈发活跃。

“湘州书院”与新建的“江东书院”规模不断扩大,招收的学子不再局限于士族,大量寒门乃至平民子弟得以入学,学习经义、算学、律法、工巧,为新政培养了大量基层人才。

将作府成果斐然,新式楼船开始下水测试,改进后的军械铠甲逐步装备部队,尤其是水军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然而,潜藏的隐患并未消失。江东之地,尽管陆逊竭力安抚,推行仁政,但利益的重新分配终究触动了许多旧有阶层的根基。那些在清丈田亩、废除私兵中利益受损的豪强,那些因“招贤试”而失去晋升垄断地位的旧士族,表面恭顺,内心却积郁着不满。贾诩派出的细作,如同水滴渗入沙地,悄无声息地活动着,结交那些失意者,散播着“交州人歧视江东人”、“陆逊乃江东叛徒”等种种流言蜚语。这些流言在茶楼酒肆、士人清谈中悄然传播,虽未掀起大风浪,却像慢性毒药般侵蚀着人心。

这一日,陆逊自吴郡巡查返回建业,与镇守丹阳的邓艾一同被召至泉陵议事。

“伯言,士载,坐。”陈暮神色温和,“南疆已定,多赖留赞将军之力。然北线压力未减,曹操亡我之心不死。召二位前来,是想议一议,下一步,我方当如何举措?”

小主,

陆逊沉吟道:“主公,曹操战略已转为长期消耗与牵制,意在疲我。我方当下之要务,仍是深耕根基,加速三地融合。江东新政推行虽初见成效,然士族之心,尚未完全归附,需以时间与实利慢慢化解。军事上,当以守为主,巩固防线,精炼士卒,尤其是水军,当继续加强,控扼长江,以为将来北图之基。”

邓艾接口道:“陆……陆都督所言甚是。丹阳、庐陵防务,艾已重新部署,依托水网山势,构建纵深。然……然艾以为,一味防守,未免被动。曹操重心在荆襄,我可……可遣偏师,自广陵方向,伺机北渡,袭扰其淮泗之地,或可牵制其部分兵力,缓解荆襄压力。”

庞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士载此议,颇有见地。然渡江北击,风险不小,需慎选将领,把握时机。”

陈暮点了点头:“伯言稳守之策,乃根本。士载主动出击之想,亦是对曹操疲我之策的反制。可并行不悖。文聘水军主力仍需镇守江夏,然可命其麾下得力将领,如马谡等,率偏师游弋广陵外海,寻机而动,规模不必大,重在袭扰,令曹操不能安枕。同时,传令各地,内政开发,一刻不得松懈!”

议定方略后,陈暮单独留下陆逊。

“伯言,江东之事,辛苦你了。”陈暮看着他,语气诚恳,“我知你压力重大,既要推行新政,又要安抚旧族。近日,泉陵亦有些许风言风语……”

陆逊神色一凛,躬身道:“主公明鉴!此乃必然之过程,逊心中有数,必竭尽全力,消弭隔阂,使江东真正成为主公霸业之基!些许流言,动摇不了大局,亦动摇不了逊对主公之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