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直负责江北情报搜集与策反工作,务必在邓艾渡江前,摸清庐江、九江详情,并设法联络当地可用之力!”
“庞士元随我坐镇中军,统筹全局!”
“末将(臣)领命!”众将轰然应诺,战意昂扬。
军令既下,整个江东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不同于以往的内部整顿,这一次,目标是直指外敌。
牛渚大营,昔日东吴旧垒,此刻旌旗招展,战船云集。一万精锐步骑,皆是久经战阵的老兵,甲胄鲜明,刀枪耀目,肃杀之气直冲云霄。邓艾亲自检阅部队,检查军械粮草,一丝不苟。
文聘的水军舰队则在长江上反复演练护航、登陆以及水陆协同战术,巨大的楼船、灵活的艨艟穿梭往来,鼓角争鸣,声势浩大。这一切,既是训练,也是某种程度上的佯动,吸引江北曹军的注意力。
然而,真正的杀招,却隐藏在暗处。
就在邓艾大军于牛渚大张旗鼓准备的同时,数支小股精锐部队,化整为零,乘坐快船,利用夜色和江雾的掩护,从更上游、防守相对松懈的江段,悄然渡过了长江。他们由暗卫中的好手和军中锐士组成,任务是潜入庐江、九江腹地,侦察地形、兵力部署,并尝试与徐元发展的内线取得联系。
小主,
与此同时,徐元主持的情报网络也全力开动。大量细作以行商、流民、访友等各种身份潜入江北,重点搜集庐江太守朱光的性情能力、郡兵分布、粮仓位置、以及地方豪强的态度。一些针对朱光及其属下官吏的策反、离间工作,也在秘密进行。
江北,庐江郡,舒县城。
太守朱光近来心神不宁。南岸陈暮军大规模的调动和水军演练,他自然收到了消息。虽然上司(曹仁、张辽)严令加强戒备,但他内心并不认为陈暮敢真的渡江北伐。毕竟,广陵有陈登,合肥有张辽,哪个不是难啃的骨头?陈暮何必来碰自己这个“软柿子”?
他依旧按部就班地处理政务,督促城防,但并未采取特别紧急的应对措施。郡中的豪强大族,如雷绪、陈兰等人,态度暧昧,既未明确表示支持曹操,也未与南面有什么公开往来,只是紧闭坞堡,观望风色。
这一日,朱光接到斥候禀报,称在郡内皖县(今潜山)附近发现小股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活动,疑似江南细作。朱光不以为意,只当是寻常的斥候渗透,下令地方加强盘查了事。
他并不知道,这几股“细作”,正是邓艾派出的先锋侦察部队,他们不仅摸清了舒县周边的道路、桥梁、军营分布,更与潜伏在城内的暗卫接上了头,获取了最新的城防图。
同时,徐元派出的密使,也成功接触到了雷绪、陈兰等豪强的代表。这些豪强昔日多为袁术部将,后不得已归附曹操,并未得到真正信任,利益也多受侵害,心中早有怨气。在得到陈暮“若肯归附,保其家业,并许以官职”的承诺后,态度已然松动,虽未立刻答应起兵,但承诺在关键时刻保持中立,甚至提供一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