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蜀使南来

魏砥 柯哀的罐头 1692 字 11天前

陈暮并未立刻接见费祎,而是先与庞统、徐元商议。

“费祎此来,其意不言自明。”庞统捻着短须,“一是探我虚实,二是重申盟好,共抗曹丕,这三嘛……恐怕还是为了云长。”

徐元点头:“刘备、诸葛亮虽困守益州,然其‘兴复汉室’之名仍在,若能与之联盟,于我方政治上有利,亦可牵制曹魏大量兵力。然,云长将军去留,确是难题。放,则如纵虎归山,荆州旧事恐重演;留,则联盟终有裂痕,且于道义有亏。”

陈暮沉吟道:“联盟可结,然须以我为主。云长之事,需从长计议,非一次会谈可决。且看看这位费文伟,带来何等条件,又有何说辞。”

他看向庞统:“士元,稍后会谈,你与我同见。元直,你负责安排费祎一行起居,务必周到,亦可让下面人多与之接触,使其感受我江东新政之气象。”

安排妥当,陈暮这才整理衣冠,与庞统一同步入正堂。

费祎已在堂中等候,见陈暮进来,立刻起身,依臣子见上位者之礼,躬身拜见:“外臣费祎,奉汉中王命,拜见镇南大将军!”

陈暮上前两步,亲手扶起费祎,笑道:“文伟先生不必多礼。汉中王与孤,皆乃汉臣,同气连枝。先生远来辛苦,快请坐。”

双方分宾主落座,庞统坐于陈暮下首。侍从奉上香茗。

寒暄过后,费祎率先切入正题,他起身,再次向陈暮躬身一礼,神色恳切:“大将军明鉴。去岁曹贼病亡,然其子丕,凶悖更甚,囚禁天子,迫害忠良,篡逆之心,路人皆知!今北方人心未附,西陲战事未休,此诚天下忠义之士,勠力同心,共诛国贼之时也!我主汉中王,感念昔日与将军共抗曹贼之谊,特遣祎前来,愿与将军重申旧盟,东西呼应,则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指日可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番话慷慨激昂,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

陈暮微微颔首,表示赞同:“文伟先生所言,亦是孤心中所愿。曹丕无道,人神共愤。孤坐镇东南,亦无日不思北上讨逆,以清君侧。能与汉中王再度携手,自是再好不过。”

他话锋随即一转,语气平和中带着一丝锐利:“然,今时不同往日。去岁曹丕屡次挑衅,江淮烽烟,海上劫掠,皆需应对。江东虽有心北伐,然力有未逮,需从长计议。不知汉中王于西线,近来可有破敌良策?两家联盟,具体如何呼应,粮草军械,又如何协调?”

费祎早有准备,从容应答:“西线之事,军师(诸葛亮)自有安排。曹真、张合虽众,然我军据险而守,彼亦难进寸功。若两家联盟,我主愿承诺,牵制曹魏关中主力,使其不得东顾。至于粮草军械……”他略微停顿,观察了一下陈暮的神色,“我益州物产,亦可酌情支援将军。然,益州新定,府库不丰,恐难与江东海贸之利相比。倒是……若将军能念及旧情,使我主与云长将军得以团聚,则我主感念之下,倾力相助,亦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