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业,镇南大将军府。
陈暮将一份由江北暗卫送来的密报轻轻放在案上,脸上看不出喜怒。庞统与徐元坐在下首,静待他的决断。
“云长公欲围皖口,打张辽之援,选址夹石。”陈暮缓缓开口,“诸位以为如何?”
庞统小眼睛精光一闪,抚掌道:“妙!云长公此计,深得兵法精髓!夹石地势险峻,利于设伏。若能于此地再败张辽,则皖口必成孤城,江淮局势将彻底倒向我方!”
徐元则略显谨慎:“此计虽妙,然风险亦巨。张辽新败,用兵必更加谨慎。满宠亦非易与之辈,岂会坐视张辽中伏?且曹魏援兵不断,若不能速胜,恐迁延日久,反陷我军于不利。”
陈暮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两位心腹谋臣,最终落在庞统身上:“士元,你以为,云长公与文长、士载,可能成此大功?”
庞统毫不犹豫地回答:“主公!云长公用兵,鬼神莫测,更兼魏延之勇,邓艾之稳,黄老将军、文仲业为之后援,此阵容,已是江北所能拿出之最强!若此阵容尚不能破皖口,则我军短期内再无北进之可能!当放手一搏!”
陈暮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幅江淮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皖口的位置:“好!那便搏这一把!传令!”
“命关羽全权负责皖口之战,江北诸军,凡参与此战者,皆受其节制!所需一切人员、粮草、军械,由江东全力供给,不得有误!”
“命陆逊加紧督运粮草,确保前线无忧!”
“命霍峻、朱桓,加大东海袭扰力度,牵制臧霸,使其无法南顾!”
“命赵云,加强西线戒备,严防曹真异动,亦……留意西蜀方向!”
一道道命令清晰明确,展现了对前线将领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支持。陈暮深知,在此关键时刻,任何迟疑或制衡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他选择将宝押在关羽和他一手培养起来的魏延、邓艾身上。
“告诉云长公,”陈暮对负责传令的徐元沉声道,“江东是他的后盾,我陈明远,信他!”
濡须坞,战云密布。
有了建业的明确支持和全权委任,关羽再无后顾之忧。整个江北军团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战争机器,高效运转起来。
魏延、邓艾麾下的兵马在石亭之战后得到了优先补充,大量新兵和装备涌入营中,日夜操练不休。魏延更是亲自督导,将本部兵马操练得嗷嗷叫,求战之心溢于言表。
邓艾则负责整个战役的细节规划与后勤调度。他仔细勘察夹石地形,设计伏击圈,计算粮草消耗,安排民夫转运,事无巨细,皆亲自过问,确保万无一失。
黄忠在历阳也没闲着,他一边整军备战,作为战役的总预备队和后方屏障,一边派出大量斥候,广布耳目,严密监视合肥张辽以及广陵方向的任何风吹草动。
文聘的水军舰队在京口与濡须之间穿梭不息,将囤积的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前线,其麾下楼船斗舰亦开始前出,对皖口外围进行试探性炮击和封锁。
中军帐内,关羽与诸将的军议更加频繁和深入。沙盘上的推演进行了无数次,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都被提出并商讨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