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蜀中微澜

魏砥 柯哀的罐头 1828 字 7天前

陈砥点头,意识到对西蜀的策略,需要极高的政治智慧和耐心。

“惊蛰”计划的阴影,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江东核心层的头顶。尽管庞统的暗卫全力侦查,但司马懿此次手段极为隐秘,线索寥寥。只知道计划可能涉及多个目标,行动时间未知,方式更是莫测。

这种未知带来的压力,甚至比明确的威胁更让人窒息。江陵都督府的防卫等级提升到了最高,陈砥的出行受到严格限制,即便是赵云亲自陪同的微服体察民情也被暂时取消。

就连远在建业的镇南将军府,也明显加强了戒备。陈暮日常起居、议事之所,护卫增加了数倍,所有进出人员皆需经过严苛审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压力之下,难免风声鹤唳。一时间,江东军政系统内部,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微妙的气氛。官员将领之间,私下往来减少,言谈更加谨慎,生怕被卷入无妄之灾。

这一日,赵云正在考较陈砥《孙子兵法》中《用间篇》的理解,亲卫送来一份来自江北历阳,黄忠的密信。

信中,黄忠除了汇报近期针对魏军小股部队的反击成果外,还提及一件蹊跷事:数日前,一名自称来自汝南的商人,试图通过重金贿赂他麾下的一名军需官,打听关羽在东关城内的具体驻防位置及日常作息,被军需官识破并拿下。审讯之下,那商人咬毒自尽,未吐露更多信息。

“目标直指云长…”赵云放下信,眼神冰冷,“‘惊蛰’的爪子,已经伸到江北军中了。连黄老将军那边都未能幸免。”

陈砥心中凛然。对方不仅手段隐秘,而且目标明确,就是要挑动最敏感的神经——关羽。若关羽在江东境内出事,无论真相如何,江东与西蜀本就脆弱的关系必将彻底破裂,甚至可能引发内战,曹魏便可坐收渔利。

“我们必须提醒云长叔父加强戒备!”陈砥急道。

“已经提醒过了。”赵云沉声道,“云长身经百战,自有分寸。然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尤其是…来自内部的暗箭。”他意有所指,“那军需官能识破并拿下细作,是忠诚可嘉。但谁能保证,军中、府中,没有其他已被收买或潜伏更深的‘钉子’?”

面对“惊蛰”的威胁与内外的压力,陈砥在赵云的指导下,反而更加沉下心来,专注于提升自身。他明白,恐慌与猜疑解决不了问题,唯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应对一切风浪。

他的武艺在赵云悉心调教下稳步提升,虽离顶尖高手相去甚远,但等闲三五人已难近身。文课方面,他开始涉猎更深的典籍,甚至包括一些法家、纵横家的着作,赵云要求他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理解这些思想背后的逻辑与利弊。

更重要的是心态的磨砺。赵云时常与他夜谈,讲述自己追随刘备颠沛流离、长坂坡单骑救主的往事,讲述陈暮在曹操手下如履薄冰、度日如年、后凭借襄阳成功独立、后一步步奠定江东基业的艰辛。

“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赵云谆谆教导,“越是危难之际,越需沉得住气。主公当年面对袁术、刘表、曹操多方压力,几度濒临绝境,皆能处变不惊,沉着应对,方有今日。你身为世子,更需有此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