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纵横之弈

魏砥 柯哀的罐头 3427 字 6天前

“赵叔父,”陈砥看向身旁的赵云,“父亲此举,是险棋,亦是妙棋吧?”

赵云目光沉静,望着远山,缓缓道:“势不得已而为之。曹魏势大,独力难支,联弱抗强,古之常理。关键在于,蜀汉是否愿意相信我们的诚意,以及他们自身是否有北伐的决心和能力。”

“我们后撤哨所,会不会让蜀军觉得我们软弱可欺?”陈砥问出了心中的担忧。

赵云微微一笑,拍了拍陈砥的肩膀:“示之以柔,迎之以刚。后撤是姿态,是消除对方疑虑,避免擦枪走火。但若蜀军真以为我可欺,欲趁机南下,我江陵军民,以及子龙手中长枪,亦非摆设。公子,外交之道,在于权衡与实力并存。空有实力而无灵活,易树强敌;空有退让而无实力,则人为刀俎。”

陈砥若有所悟。他想起处理桂阳宗族械斗一事,不也是既展示了武力威慑(派兵),又强调了规则裁定(法官)吗?国家层面的纵横捭阖,其道理竟是相通的。

“我明白了,赵叔父。我会传令下去,严格执行主公之命,后撤哨所,保持警戒。同时,加强江陵城防与军备,以防万一。”

赵云欣慰地点点头:“公子能如此想,甚好。眼下,我等需做的就是稳守荆南,静观其变。历阳的血不会白流,主公的棋,需要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送来桂阳郡的最新急报。陈砥立刻打开,快速阅览后,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又带着一丝疲惫的笑容。

“赵叔父,桂阳之事,解决了。”陈砥将急报递给赵云,“郡兵抵达后,依令隔离双方,对峙局面得以控制。随后抵达的法官,在查阅大量卷宗、实地勘察并询问乡老后,依据前朝地契与山水走向,果断裁定山林归属。败诉一方起初群情激愤,但在军队威慑与法官出示的铁证面前,未敢异动。法官当场抓捕了三名煽动闹事、曾参与械斗的宗族头目,押送郡府审理。胜诉一方则依桓长史建议,主动承诺拿出部分山林收益,修缮本地社学。目前,局势已基本平稳。”

赵云看着急报,点头道:“处理得宜。公子,这便是你理政的成果。虽过程有波折,但最终依律法、凭公断,平息了一场可能酿成大祸的纷争。你在成长,荆南也在你的治理下,变得更加有序。”

得到赵云的肯定,陈砥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成就感。这不同于武艺的精进,而是一种掌控局面、安定一方的满足感。他越发理解,父亲为何常说“治国如烹小鲜”,需要耐心、智慧和对火候的精准把握。

成都,汉中王宫。

刘备手持江东使者太史享呈上的国书,面色平静,但眼神中却翻涌着复杂的情绪。堂下,诸葛亮、法正、李严、许靖等文武重臣分列左右。

太史享不卑不亢,陈述着江东的联合之议,重点强调了曹魏主力被牵制于东南,西线空虚的战机,以及江东保证西线安宁、支持北伐的诚意。

“……故,我主镇南将军恳请大王,念及天下苍生,汉室江山,以及吴蜀唇齿相依之利害,毅然兴仁义之师,北伐中原,克复旧都!我江东愿与大王东西呼应,共击国贼!若王师能定关中,我江东绝不觊觎尺土,并愿上表天子,为大王请功!”

太史享话音落下,大殿内一片寂静。

片刻后,李严率先出列,声音洪亮:“大王!此乃天赐良机!曹贼主力被陈暮拖在江东,关中空虚,确是我大汉北伐之最佳时机!若能出祁山,定关中,则还于旧都便指日可待!臣以为,当允江东所请,即刻筹备北伐!”

他一带头,几名少壮派将领和官员也纷纷附和,言辞激烈,充满建功立业的渴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以许靖为代表的一些老成持重之臣则面露忧色。许靖道:“大王,江东陈暮,其心难测。先前强留君侯(关羽),如今势危方来求援,其言虽甘,其心未知。况且,北伐乃国之大事,粮草、军械、民夫,皆需时间筹备,岂能因江东一纸国书而仓促兴兵?万一有失,动摇国本啊!”

“许公此言差矣!”李严反驳道,“战机稍纵即逝!岂能因循守旧,坐失良机?江东若败,曹魏下一个目标必是我大汉!此时不北伐,更待何时?”

双方争论不休。刘备将目光投向一直沉默的诸葛亮:“军师,你以为如何?”

诸葛亮羽扇轻摇,出列躬身,声音清朗而沉稳:“大王,诸位同僚。亮以为,江东之请,于我大汉而言,利大于弊,可行。”

他一句话定了基调,李严等人面露喜色,许靖等人则凝神静听。

诸葛亮继续道:“其一,唇亡齿寒,乃确论。曹魏若吞并江东,整合其水军、财力,则大势成矣,我大汉独力难支。助江东,便是自助。”

“其二,江东承诺保证西线安宁,并愿提供曹魏西线军情,此诚意可见。我大军北伐,可无后顾之忧。”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诸葛亮目光扫过众人,“曹魏西线,目前由曹真镇守,其人虽勇,然兵力确实被抽调不少,且关中经历前番大战,民生未复,确有可乘之机。若能出其不意,速战速决,并非没有夺取关中部分郡县的可能。此乃拓展我大汉根基,实现《隆中对》战略之关键一步!”

“然则,”诸葛亮话锋一转,“北伐不可不备。粮草器械,需加紧调运。出兵路线、将领人选,需详细筹划。亮建议,可先调集兵马粮草于汉中,做出北伐姿态,既可呼应江东,亦可观察曹魏反应与我军准备情况,再定具体出兵时机。同时,回复江东,接受其联合之议,但要求其必须切实履行承诺,保障我侧翼安全,并提供持续、准确的曹魏军情。”

诸葛亮的方案,既抓住了战机,又保持了谨慎,考虑周全,赢得了大部分人的认同。

刘备微微颔首,又看向一旁静坐的关羽:“二弟,你与江东打交道最多,你以为呢?”

关羽凤目微睁,虽然身体依旧虚弱,但声音带着一股斩钉截铁的力量:“大哥,陈明远……义释于我,此事不假。曹魏,乃国贼,乃我兄弟不共戴天之仇!北伐,关某……鼎力支持!至于江东……若其守信,则可联;若其有诈,某之青龙刀,亦不饶他!”

有了关羽的表态,刘备终于下定决心。他站起身,威严道:“好!便依军师之策!回复江东使者,我大汉同意联合出兵,共伐曹魏!即日起,筹备北伐事宜!军师总督粮草调运,李严、吴懿等将,整训兵马,随时听候调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