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淮之战的胜利捷报与封赏诏令传至濡须坞时,魏延正赤裸着上身,在坞堡高处迎着江风演练刀法。古锭刀在他手中呼啸生风,每一式都带着斩破空气的厉啸,仿佛要将心中积郁已久的战意尽数倾泻。
亲兵不敢打扰,直到他收刀而立,浑身蒸腾着热气,才快步上前,呈上来自建业的邸报。
魏延接过,快速浏览。当他看到朱桓、黄忠、陆逊皆获厚赏,尤其是陆逊加封镇北大将军,假节钺,总摄江北时,他古铜色的脸庞上肌肉微微抽动了一下,随即归于平寂,只是那双鹰隼般的眼睛里,锐利的光芒愈发炽盛。
“假节钺……总摄江北……”他低声重复了一遍,语气听不出喜怒。他将邸报随手丢给亲兵,抓起汗巾擦拭着身体,目光却投向了北方,那片淮河以北、曹魏控制的广袤土地。
“张辽守合肥,李典据寿春,曹真、张合新败……淮北看似铁板一块,实则不然。”魏延心中念头飞转,“魏军新挫,士气受损,必料我江东重在巩固江淮防线,无力北顾。此正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良机!”
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划,在他脑中迅速成型。
他不再犹豫,转身大步走向营房,沉声道:“取纸笔来!本将要向主公路上陈破敌之策!”
片刻后,一封言辞恳切又充满自信的战报,自濡须坞发出,直驰建业。
信中,魏延首先恭贺江淮大捷,盛赞朱桓、黄忠、陆逊之功。随即话锋一转,直言道:“……然魏贼败退,元气未丧,若待其舔舐伤口,重整旗鼓,必复为江东大患。今敌新败,心胆俱裂,淮北守备必有松懈。延不才,愿领本部精兵,自濡须北上,择机渡淮,直插魏境腹地!或袭扰其粮道,或攻掠其城邑,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则江淮之防可固,江北新政可安!纵不能开疆拓土,亦可使曹丕、司马懿寝食难安,不敢再轻易南窥!伏望主公明断,予延破敌之机!”
这封请战书,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在建业吴公宫内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武德殿内,陈暮将魏延的请战书传示庞统、徐庶等重臣。
“文长(魏延字)欲效仿甘宁百骑劫魏营,行险北进,诸卿以为如何?”陈暮语气平澹,听不出倾向。
庞统沉吟道:“主公,魏延勇烈,善于用奇,其志可嘉。然,渡淮北进,深入敌境,风险极大。曹魏虽新败,然淮北重镇如寿春(魏占)、汝南、谯郡等地,仍有重兵把守。文长兵力有限,若孤军深入,一旦被围,恐有覆灭之危。且其若动,必引魏军主力来攻,恐影响江北陆都督之整顿大计。”
徐庶则持不同看法:“士元所虑,不无道理。然,用兵之道,贵在出奇。魏军确乎料我新胜必守,若魏延能抓住战机,以迅雷之势北渡,或可收奇效。即便不能攻克大城,若能搅乱其淮北部署,焚其粮草,破其坞堡,亦可大大延缓魏军恢复之速度,为陆伯言巩固江北赢得更多时间。关键在于,时机、地点、以及接应。”
张昭等江东老臣则多持保守态度,认为当务之急是稳固现有疆土,安抚民心,发展生产,不应贸然行险,以免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