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举个例子。”向无咎打断他,“假设有一个现实,正在经历混乱,犯罪率高,冲突频发。”

“秩序现实看到了,说:你们需要建立秩序!制定法律!统一管理!”

“自由现实看到了,说:你们需要给予自由!让人民自己选择!不要压制!”

“那么,那个现实应该听谁的?”

严正和澜心都沉默了。

“答案是,”向无咎说,“取决于那个现实混乱的原因。”

“如果混乱是因为缺乏规则,那确实需要建立秩序。”

“但如果混乱是因为压迫导致的反抗,那需要的是更多自由。”

“如果混乱是因为秩序和自由都失衡了,那需要的是重新找到平衡。”

“没有一个方案,适用于所有情况。”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

“我们应该做的,是提供选项,分享经验,然后让别人自己选择。”

楚倾城接着说:“而且,即使是你们自己的现实,也不是完美的。”

“秩序现实,你们真的没有任何问题吗?”

“你们的统一规则,真的适合所有人吗?”

“有没有人因为规则太严格,而感到压抑?”

严正犹豫了一下,然后承认:“确实...有一些人,觉得我们的规则太多了。”

“他们想要更多的个人空间,更多的自主选择。”

“但我们担心,如果放松规则,会导致混乱。”

“所以一直维持现状。”

魏无忌转向澜心:“那自由现实呢?你们也是完美的吗?”

“没有人因为缺乏基本规则,而受到伤害吗?”

澜心也犹豫了,然后说:“也有...我们有些弱势群体,因为缺乏保护机制,经常被欺负。”

“他们希望能有一些基本的规则,保障他们的权利。”

“但我们担心,一旦开始制定规则,就会走向压迫的老路。”

“所以一直不愿意建立。”

“看到了吗?”向无咎说,“你们都不是完美的。”

“秩序现实需要一些自由,自由现实需要一些秩序。”

“没有纯粹的秩序,也没有纯粹的自由。”

“真正可持续的,是两者的平衡。”

“但是...”严正说,“如果我们在秩序中加入自由,会不会导致混乱?”

“如果我们在自由中加入秩序,会不会导致压迫?”澜心也问。

“不会。”向无咎说,“因为平衡,不是妥协,而是整合。”

“秩序和自由,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可以共存的。”

“让我给你们举个例子——”

他站起身,走到会议厅中央。

“想象一个城市,有道路,有交通规则。”

“交通规则,是秩序。它规定了红灯停、绿灯行,规定了车辆要靠右行驶。”

“但在遵守这些规则的前提下,你可以自由选择去哪里,选择怎么走。”

“这就是秩序中的自由。”

“再想象一个艺术家,自由创作。”

“自由创作,是自由。他可以画任何想画的东西,表达任何想表达的思想。”

“但他也需要遵守一些基本规则,比如不能侵犯他人权利,不能传播仇恨。”

“这就是自由中的秩序。”

“所以,秩序和自由,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

“秩序提供框架,自由提供活力。”

“秩序保护弱者,自由激发强者。”

“秩序确保基本运转,自由创造更多可能。”

严正和澜心陷入了沉思。

“那么,”严正问,“具体怎么做?我们如何在秩序中加入自由?”

“从倾听开始。”向无咎说,“倾听你们现实中那些想要更多自由的人。”

“了解他们的需求,了解哪些规则让他们感到压抑。”

“然后,适当地放松那些不必要的规则。”

“保留那些保护基本权利、维护公共安全的规则。”

“放松那些过度干涉个人生活、限制创造力的规则。”

“这样,你们就能在保持秩序的同时,给予更多自由。”

澜心也问:“那我们呢?如何在自由中加入秩序?”

“也是从倾听开始。”向无咎说,“倾听你们现实中那些需要保护的人。”

“了解他们受到的伤害,了解哪些领域需要基本的规则。”

“然后,建立那些必要的保护机制。”

“不是要限制所有人,而是要保护弱势者。”

“不是要压制创造力,而是要防止伤害。”

“这样,你们就能在保持自由的同时,建立必要的秩序。”

林枫补充道:“而且,你们可以互相学习。”

“秩序现实,可以去自由现实体验一下,看看自由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自由现实,也可以去秩序现实看看,了解秩序的好处。”

“这样,你们就能理解彼此,而不是互相攻击。”

埃尔文也说:“更重要的是,你们要明白,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平衡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些人天生喜欢秩序,需要明确的规则才能安心。”

“有些人天生喜欢自由,需要广阔的空间才能发挥。”

“在一个理想的现实中,应该允许这两种人共存。”

“让喜欢秩序的人,生活在秩序更多的区域。”

“让喜欢自由的人,生活在自由更多的区域。”

“甚至可以在你们的边界,建立一个中间地带。”

“那里既有基本的规则,又有足够的自由。”

“让那些想要体验不同生活的人,有一个过渡的空间。”

严正和澜心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中间地带...”严正说,“这是个好主意。”

“我们一直把边界当成对抗的前线,但其实可以把它变成交流的桥梁。”

“是的!”澜心也兴奋起来,“我们可以在边界建立一个共同管理的区域。”

“那里的规则,由我们双方协商制定。”

“既保证基本的秩序,又保留足够的自由。”

“这样,我们各自的居民都可以去那里体验,了解对方的文化。”

“甚至,”严正说,“我们可以在那里举办交流活动。”

“让我们的专家,向他们展示秩序的好处。”

“也让他们的艺术家,向我们展示自由的美妙。”

“我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理解。”

“没错!”澜心说,“这样比争吵有意义多了。”

“我们一直在争论谁对谁错,但其实我们可以都对。”

“只是对的方式不同,适用的情况不同。”

向无咎满意地看着两人。

“看来你们已经找到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