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晴点头表示赞同:“是啊,每一项新技术的出现,都会打破原有的社会平衡,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我们不能只埋头于实验室,还要关注社会动态,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陈宇则有些激动地说:“我就不明白了,那些人为什么总是对我们充满质疑和指责?我们研发技术的初衷是好的,难道就因为出现了一些问题,就要否定我们的努力吗?”
林远舟拍了拍陈宇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小陈,你要理解大家的担忧。科技的力量太强大了,如果不加控制地发展,很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我们作为技术的创造者,有义务回应这些质疑,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对人类未来负责。”
三人又讨论了很久,逐渐梳理出了一些后续的工作思路。他们决定,一方面加快与执法部门合作,研发针对折叠空间箱的检测技术;另一方面,加大在恒温场膜技术衍生应用方面的研究投入,争取尽快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他们还计划与更多的公益组织和社会机构合作,共同推动科技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二天,林远舟等人回到斯瓦尔巴群岛实验室,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们首先联系了之前合作过的警方,商讨检测技术的研发细节。警方对这个项目非常重视,派出了最精锐的技术团队与他们对接。
“林教授,你们提出的利用场能扫描识别违禁物品的想法很有创意,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面临很多技术难题。比如,如何区分正常物品和违禁物品的场能特征,如何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等等。”警方技术团队负责人刘警官说道。
林远舟点点头,说:“这些问题我们也考虑过。我们研究小组在场论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会全力配合你们解决这些技术难题。我们可以先解立一个场能特征数据库,将已知的违禁物品的场能特征录入其中,然后通过对比分析来实现检测。当然,这需要大量的实验和数据支持。”
在讨论恒温场膜技术衍生应用时,苏晚晴提出了一个新的设想:“我们可以利用恒温场膜技术,开发一种智能医疗服装,能够实时监测人体的生理指标,如体温、心率、血压等,并将数据传输到医疗终端。这样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还能创造出从研发、生产到售后的一系列就业岗位。”
这个设想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于是,研究小组兵分两路,一部分人继续与警方合作研发检测技术,另一部分人则开始着手智能医疗服装的研发工作。
在研发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比如,在检测技术方面,由于不同违禁物品的场能特征非常相似,很难做到精准识别;在智能医疗服装方面,如何确保场膜与人体的兼容性,以及数据传输的稳定性,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