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按下启动键,地球场力发生器开始输出稳定的能量,显示屏上的能量曲线平稳上升。当能量进入量子共振网时,紫色光芒与蓝色光芒开始交织,原生场晶发出越来越亮的蓝光。
“能量传导正常!”苏晚晴激动地喊道,“场力波动0.008赫兹,完全在安全范围内!”
就在这时,显示屏突然跳出红色警报,原生场晶的温度开始急剧上升,表面出现细密的裂纹。
“不好!能量转化率过低,多余能量在核心堆积!”艾蕾娜急忙调整星核水晶的频率,试图引导能量释放,但裂纹仍在扩大。
林远舟盯着显示屏上的能量转化曲线,突然想起张详前《统一场论》中关于“空间能量循环”的论述:“晚晴,快调出‘场力闭环模型’!我们忘了设计能量反馈通道,多余的能量无法排出,只能在核心淤积!”
苏晚晴立刻调出相关理论,手指在操作台上飞快敲击:“张教授说过,任何场力装置都需要‘输入-转化-输出’的闭环结构。我们可以在缓冲层增加反向传导回路,将多余能量转化为热能排出!”
陈宇迅速拿来便携式场力焊接仪,在缓冲层上焊接出细小的回路接口:“反向回路准备好了,但需要实时调整传导效率,否则会导致能量失衡。”
“交给我。”艾蕾娜将星核水晶与回路接口连接,水晶的光芒随着原生场晶的温度变化而明暗交替,“星核水晶能实时监测能量流动,我可以通过思维共振调整回路的传导频率。”
林远舟重新启动能量输入,这次他将输出功率降低了百分之三十:“缓慢提升功率,注意监测温度和波动。”
能量曲线再次平稳上升,当功率达到峰值时,反向回路开始运作,多余的能量转化为淡白色的热能,顺着回路散发到空气中。原生场晶的温度逐渐下降,表面的裂纹停止了扩散,反而开始缓慢愈合。
“成功了!”陈宇的机械义眼闪烁着兴奋的绿光,“能量转化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七,远超地球现有设备的百分之四十五!”
苏晚晴调出能量输出数据,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而且输出极其稳定,波动范围小于0.001赫兹。用这种技术制造的能源采集装置,能直接为星际飞船提供动力,甚至可以支撑大型科研站的运转。”
艾蕾娜取下星核水晶,水晶表面浮现出一段数据:“按照这个转化率,一枚拳头大小的原生场晶,就能提供相当于地球十吨标准煤的能量,而且完全没有污染。”
林远舟拿起实验成功的原型机,感受着从缓冲层传来的稳定热量,心中百感交集:“张教授毕生都在追求的清洁能源,今天终于通过我们的手实现了。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融合,更是不同文明对宇宙真理的共同探索。”
“但原生场晶的开采是个问题。”苏晚晴突然皱眉,“盖亚-4的巨蜥守护着原生场晶矿脉,而且大量开采会破坏当地生态,这违背了我们探索宇宙的初衷。”
艾蕾娜突然眼睛一亮:“星溯者的‘量子重构技术’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分析原生场晶的量子结构,通过人工合成的方式制造替代品。刚才的实验中,我发现量子共振网能模拟它的场力特性,或许合成晶体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这正是张教授在‘物质场论’中提到的思路!”林远舟立刻调出相关理论,“他认为任何物质的特性都是场力结构的外在表现,只要能复制其场力结构,就能人工合成相同属性的物质。”
陈宇立刻兴奋地说道:“那我们可以制造‘场力合成炉’,用普通的硅晶体作为基底,通过调整内部场力结构,将其转化为人工原生场晶。这样既不用破坏盖亚-4的生态,又能实现能源的可持续供应。”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警报突然尖锐地响起,操作台的通讯器弹出紧急信号——来自盖亚-4表面探索队的求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