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联合科研中心的技术融合难题

凯拉犹豫了一下,指尖在晶体控制面板上轻轻一点,一组复杂的公式出现在全息屏幕上:“这是星穹文明的‘晶体意识共振公式’,包含17个变量,其中‘意识引导系数’是核心——我们的工程师需要通过意识调整晶体的共振频率,这也是为什么你们的场力波动会干扰我们。”

“那我们就把‘意识引导系数’纳入适配框架。”苏晚晴立刻接过话,她调出实时模拟程序,“我可以搭建一个‘场力波动模拟器’,实时捕捉地球场力的变化,提前计算出对晶体共振的干扰值,再通过框架自动调整凯拉的意识引导参数。就像给两种不同频率的电波装一个‘翻译器’,让它们能实时理解彼此的信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接下来的六个小时,联合筹备小组开始有条不紊地推进框架搭建。陈宇带领地球团队拆解场力参数,将原本复杂的混元场论公式简化为12个核心变量;凯拉则首次向外界展示星穹文明的晶体意识共振原理,她的指尖触碰晶体控制面板时,屏幕上会浮现出流动的意识能量图谱;瑟兰和莉娜则合作整理量子重构与生态调节的参数,发现两者在“场力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上有惊人的契合度。

当夕阳透过控制室的舷窗洒进来时,林远舟终于按下了“多维场力适配框架”的启动按钮。全息屏幕上,四组不同颜色的参数流如同四条溪流,缓缓汇入一个金色的核心算法中,转化为统一的“空间能量单位”。

“协同启动准备,倒计时五秒。”林远舟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5,4,3,2,1——启动!”

这一次,控制台没有响起警报。屏幕上的四条曲线平稳运行,地球场力的蓝色曲线、星穹通讯的紫色曲线、量子重构的绿色曲线和生态调节的黄色曲线相互缠绕,形成一道稳定的螺旋状能量流。

“成功了!”莉娜惊喜地喊道,她面前的生态调节舱湿度读数正逐渐回归预设区间,“生态调节舱的场力波动与量子重构网的能量阈值完全同步,没有任何干扰!”

凯拉看着自己的晶体控制面板,银色发丝泛着柔和的光芒:“超空间通讯信号锚点稳定,意识共振频率与地球场力波动完美适配——张详前是对的,不同文明的技术真的能找到‘共同的音阶’。”

陈宇松了口气,伸手拍了拍凯拉的肩膀:“抱歉,之前我不该质疑你们的技术。看来跨文明合作,真的需要先放下偏见,找到彼此的共同点。”

瑟兰走到林远舟身边,目光落在他掌心的黑石上:“这块石头似乎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你指引。张详前的理论,加上你的混元场论,再结合各个文明的技术优势——或许我们真的能开创一个新的星际合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