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他的投票,星穹代表席上的指示灯逐一亮起——赞成票逐渐超过反对票,最终以17:8的结果通过了方案。大厅内响起一阵轻微的掌声,新星球的代表走上前,与林远舟握手:“我们会派最好的生态学家参与监督,确保修复过程不会影响星穹的生物多样性。”
伊瑟尔星的凯伦则笑着拍了拍陈宇的肩膀:“需要量子重构技术支持,随时找我——瑟兰教授说,这是我们欠地球的人情。”
林远舟看向苏晚晴,两人相视一笑。苏晚晴低头看了看终端上的平衡公式,轻声说:“星核文明如果知道他们的遗产能拯救另一个文明,应该会很欣慰吧。”
林远舟点头,目光再次投向中央投影——星穹星球的锚点模型上,修复方案的路线图正在缓慢生成,而那道代表平衡公式的金色曲线,正像一道希望的光,缠绕在幽蓝色的裂缝周围。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试点修复还会遇到更多挑战,但至少此刻,不同文明的人们,为了同一个目标,站在了一起。
柯尔走到林远舟身边,递给他一枚银色的徽章——徽章上刻着星穹星球的轮廓,周围环绕着场力符号。“这是星穹科研院的荣誉徽章,”他的语气比之前温和了许多,“带上它,你们可以自由进入锚点区域的任何实验室。希望……我们这次没有做错选择。”
林远舟接过徽章,郑重地别在胸前:“我们不会让你失望的。”
大厅外,星穹星球的阳光透过透明穹顶洒进来,落在众人身上。林远舟看着窗外漂浮的浮空城,心中突然想起NX-739星球上那些凝固在时间里的碎片——他暗暗发誓,绝不会让星穹成为第二个星核文明,也绝不会让平衡公式成为新的灾难源头。
“陈宇,”林远舟转身,“立刻准备试点修复的设备清单,重点检查场力发生器的稳定性;苏晚晴,联系地球实验室,把第37次实验的数据全部发送给应急小组;凯伦,麻烦你协调伊瑟尔星的量子重构飞船,让它们在星穹轨道待命——我们三天后出发,前往北纬23°锚点。”
“明白!”三人齐声回应,各自忙碌起来。
大厅内的投影渐渐关闭,但星核文明的空间平衡公式,却像一颗种子,在联合科研中心的土壤里,开始生根发芽。而林远舟知道,这颗种子能否长成参天大树,不仅需要科学的浇灌,更需要不同文明之间的信任与合作——这,或许就是星核文明留给宇宙的,最珍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