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未知星系的信号回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莫拉克长老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他拄着拐杖的手微微颤抖:“暗物质吞噬体在星溯者的古老档案里有记载,被称为‘空间的清道夫’,能在短时间内摧毁整个星系的空间结构。如果我们贸然靠近,不仅会危及先锋队的安全,还可能让吞噬体通过飞船的场力信号追踪到地球,这太冒险了!”

“但光影文明现在需要帮助。”新星球的塔拉突然开口,她身后的艾拉正展示着“光合能源转化器”的监测数据,“我们的设备能将暗物质能量转化为无害的光合能源,如果能靠近塌陷区域,或许能削弱吞噬体的能量。而且张详前在‘空间运动规律’里说过‘万物皆有场力频率,只要找到吞噬体的频率弱点,就能用反向场力抑制它’,我们有混元场论和空间平衡公式,说不定能找到解决办法。”

伊瑟尔星的代表沉吟片刻,语气中带着谨慎:“我们支持继续前进,但必须做好万全准备。莉娜和凯伦可以用‘思维共振’技术与光影文明建立实时通讯,提前获取吞噬体的场力数据;同时,‘星弦四号’需要启动‘能源分流系统’,将50%的能源分配给空间锚定系统,一旦出现危险,能立刻进行空间跳跃。”

林远舟看着屏幕上争论的各方,突然握紧了口袋里的黑石——石面的红色预警已经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柔和的蓝光,像是在鼓励他做出选择。他想起瑟兰教授临终前的嘱托,想起混元学院里那些期待探索宇宙的学生,深吸一口气说道:“我决定继续前进。但我们不会直接靠近塌陷区域,而是在临时观测点建立‘远程协助中心’,通过量子通讯向光影文明提供技术支持。如果他们需要实地帮助,我们再评估风险;如果情况恶化,我们就立刻返航。这样既不会辜负对方的信任,也能保障先锋队的安全。”

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四方文明的认可。“星弦四号”调整航向,朝着黑石标注的临时观测点飞去。在接下来的五天里,莉娜和凯伦成功与光影文明建立了实时通讯,对方传来的暗物质吞噬体数据,让先锋队成员都感到了震撼——这种生物的场力频率极不稳定,每分钟都会变化3-5次,常规的反向场力根本无法抑制。

“他们的封印技术太落后了,用的还是原始的‘重力禁锢法’,一旦暗物质浓度超过阈值,封印就会失效。”苏晚晴看着屏幕上的封印结构图,眉头紧紧皱起,“我们可以用空间平衡公式优化封印的场力结构,在封印外层加装‘动态平衡环’,根据吞噬体的频率变化自动调整反向场力。不过需要光影文明提供封印的具体参数,还有塌陷区域的空间曲率数据。”

凯伦立刻将苏晚晴的建议翻译成光影文明的语言,对方的回应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不到十分钟,封印参数和空间曲率数据就传了过来。林远舟看着数据中的异常值,突然发现暗物质星云的场力波动频率,与星核文明覆灭时的空间崩塌频率惊人地相似:“张详前说‘宇宙中所有的空间灾难,本质都是场力失衡的结果’,星核文明是因为过度开发空间能量,而光影文明是因为封印技术不足。我们可以将星核文明的‘空间平衡公式’与混元场论结合,给他们设计一套‘双层次封印系统’——外层用动态平衡环抑制吞噬体的频率波动,内层用空间锚定装置固定暗物质能量,这样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陈宇立刻根据这个思路,在计算机上建立了封印系统的三维模型。当模型传输给光影文明时,对方传来了强烈的情绪波动——莉娜通过“思维共振”感知到,那是混合着惊喜与感激的情绪:“他们说这个方案比他们的技术先进至少500年,还说愿意分享三角座星系的‘光粒子能源技术’作为回报。这种技术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场力能量,效率是地球太阳能电池的12倍,如果能引入地球,能彻底解决能源危机!”

就在先锋队成员为技术突破感到兴奋时,“空间语言翻译器”突然发出一阵尖锐的警报声。屏幕上的暗物质星云影像剧烈闪烁,光影文明的通讯信号变得断断续续:“吞噬体……突破了临时封印……朝着α-17行星移动……请求紧急支援……我们的光核能源基地……快要被吞噬了!”

林远舟的脸色瞬间变了,他立刻调出临时观测点到α-17行星的航道——这段距离约5万光年,以“星弦四号”的最大航速,需要48小时才能抵达。而根据光影文明的描述,吞噬体抵达α-17行星只需要36小时,根本来不及赶到现场支援。

“启动‘空间跳跃预备程序’!”林远舟的声音异常坚定,他看向陈宇,“张详前在‘统一场论’里提到过‘短距离空间跳跃技术’,虽然我们的曲率引擎没经过实战测试,但现在只能冒险一试。你立刻计算跳跃坐标,将目标设定在α-17行星的同步轨道,避开吞噬体的移动路线;苏晚晴,联系凯伦,将量子重构仪的能量全部转移到场力屏障,跳跃过程中可能会遭遇高强度空间撕扯;莉娜,继续与光影文明保持通讯,让他们尽可能拖延吞噬体的移动速度,我们会尽快赶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宇的手指在操控台上快速跳动,额头上的汗水滴落在屏幕上,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速度:“跳跃坐标计算完成!但短距离跳跃的误差范围较大,可能会偏离同步轨道1-2光年,而且引擎的故障率高达25%,一旦失败,我们会被困在暗物质星云里!”

“没有时间犹豫了!”苏晚晴已经接通了能源舱的通讯,凯伦正在将量子重构仪的能量导管拔下,连接到场力屏障的接口上,“屏障能量已提升至220%,能抵御高强度空间撕扯,但最多只能维持30分钟。如果30分钟内不能完成跳跃,屏障就会失效!”

林远舟深吸一口气,抬手按下了“空间跳跃启动按钮”。驾驶舱内的灯光瞬间变成红色,曲率引擎发出刺耳的嗡鸣,飞船周围的空间开始扭曲,暗物质星云的影像在舷窗外变成了模糊的光带。黑石突然从口袋里飞出,悬浮在驾驶舱中央,石面投射出的坐标数据,为飞船的跳跃提供了精准的定位。

“跳跃倒计时10秒!10、9、8……”陈宇的声音带着紧张,他死死盯着屏幕上的误差值,“能源输出稳定!场力屏障正常!吞噬体距离α-17行星还有30小时!”

“3、2、1!跳跃启动!”

随着陈宇的指令,“星弦四号”瞬间消失在暗物质星云边缘。当飞船再次出现时,α-17行星的蓝色轮廓已经清晰可见,同步轨道上,光影文明的飞船正在与暗物质吞噬体展开激烈的战斗——一团巨大的黑色雾状物正朝着行星表面的光核能源基地移动,无数淡金色的光粒子从飞船上射出,却只能在雾状物表面激起微弱的涟漪。

“我们到了!”苏晚晴的声音带着兴奋,她立刻启动“空间语言翻译器”,向光影文明发送通讯信号,“这里是地球星际交流先锋队,我们带来了抑制暗物质吞噬体的技术方案,请求坐标引导,准备协助作战!”

光影文明的回应几乎是立刻传来的,一段精准的引导坐标出现在屏幕上,同时还有一组最新的吞噬体数据:“感谢你们的支援!吞噬体的场力频率现在稳定在0.97赫兹,我们的光粒子武器对它无效,光核能源基地的防护罩只能再坚持20小时!”

林远舟看着屏幕上的吞噬体数据,突然露出了笑容。他转头看向苏晚晴和陈宇,语气中带着自信:“张详前说‘找到对手的场力频率,就等于找到了制胜的关键’。我们的‘双层次封印系统’正好能应对0.97赫兹的场力波动,现在,是时候让三角座星系看看,四方文明协作的力量了!”

陈宇立刻将飞船调整到战斗姿态,量子重构仪开始生成“动态平衡环”的能量模型;苏晚晴则与光影文明的工程师对接,传输封印系统的核心参数;莉娜和凯伦启动“思维共振”,将人类、星穹文明、伊瑟尔星、新星球的技术理念传递给对方,确保双方能协同作战。

当“星弦四号”朝着暗物质吞噬体飞去时,林远舟再次握紧了口袋里的黑石。石面的蓝光与飞船的场力屏障交织在一起,像是在诉说着一个跨越300万光年的故事——从地球的能源危机,到伊瑟尔星的技术传承,从星穹文明的空间锚定,到新星球的生态理念,四方文明的智慧,此刻正汇聚在这艘小小的飞船上,准备迎接宇宙未知的挑战。

“还有15小时,吞噬体就会抵达光核能源基地。”苏晚晴的声音打破了驾驶舱的沉默,她看着屏幕上不断逼近的黑色雾状物,眼神中带着坚定,“我们的‘双层次封印系统’需要10小时才能部署完成,时间足够吗?”

林远舟抬头望向舷窗外的α-17行星,淡蓝色的大气层如同温柔的面纱,包裹着这颗充满生机的星球。他想起了地球,想起了混元学院里的学生,想起了所有为星际和平努力的人,轻声说道:“时间足够。因为我们不是在孤军奋战,我们的背后,是整个四方文明,是所有渴望和平与发展的智慧生命。”

就在这时,黑石突然再次亮起,石面投射出的影像中,光影文明的光粒子战士正朝着“星弦四号”挥手,他们的身影虽然模糊,却传递出强烈的信任与期待。林远舟知道,这场跨越星系的协作,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技术支援,更是宇宙文明共生共荣的开始——而他们,正站在这个新时代的起点上,准备书写属于所有智慧生命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