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始皇的血脉试探

咸阳宫深处的紫宸殿内,烛火摇曳,映得秦始皇嬴政的面容一半在明、一半在暗。案几上堆积如山的竹简早已铺开,最顶端的那卷用朱砂标注着“术士密报”四字,墨迹淋漓,仿佛带着几分不祥的诡异。嬴政的手指骨节分明,轻轻叩击着冰凉的乌木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与殿外隐约传来的更漏声交织,平添了几分凝重。密报中反复提及的“时空裂隙”四字,如同一根无形的针,深深扎在他的心头——那是数月前钦天监夜观天象时发现的异象,天幕西北隅出现一道细微的裂痕,每逢月圆之夜便会隐隐散发黑气,术士们推演后断言,此裂隙若不尽快封印,不出三年,天地秩序便会紊乱,大秦的基业恐将毁于一旦,而唯一的解法,便是找到拥有特殊血脉之人。

嬴政的目光缓缓扫过竹简上的字句,脑海中飞速掠过朝中百官、宗室子弟,甚至是后宫嫔妃的身影,却始终没有一个人能让他觉得与这“特殊血脉”有所关联。直到芈玉的面容清晰地浮现,他的手指叩击桌面的动作陡然一停。这个自楚国而来的女子,自入宫封为芈夫人后,便从未像其他妃嫔那般争宠献媚,反倒时常能在他处理朝政疲惫时,提出几句切中要害的见解,那份通透与聪慧,绝非寻常闺阁女子所能拥有。

一、血样暗取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唯有宫墙上的巡夜侍卫脚步声偶尔传来,沉闷而规律。嬴政屏退了殿内所有宫人,只留下最信任的内官赵高。赵高躬身立于阶下,头颅垂得极低,连呼吸都刻意放轻,不敢惊扰这位帝王的思绪。“赵高,”嬴政的声音低沉而威严,不带一丝波澜,“去芈夫人宫中,取她一滴指尖血来,切记,不可惊动任何人。”

赵高心中一惊,瞳孔微微收缩,却不敢有丝毫迟疑,立刻应声:“奴才遵旨。”他深知陛下的性子,此事既然吩咐下来,便容不得半分差错。转身退出紫宸殿时,赵高悄悄握紧了袖中的银针和玉瓶——那玉瓶是用上等羊脂白玉雕琢而成,小巧玲珑,瓶口仅容指尖穿过,正是为了盛放血样特意准备的。

此时的芈玉寝宫“楚韵轩”内,烛火早已熄灭,唯有窗棂外透进的淡淡月光,勾勒出床榻上女子恬静的睡颜。芈玉侧身躺着,长发松散地铺在枕上,眉宇间带着一丝穿越千年的疏离与淡然。她并非这个时代的人,三个月前,一场意外的考古事故让她从二十一世纪的历史系研究生,魂穿到了这位刚入宫不久的楚国宗室女子身上。这段时日,她凭借着对秦朝历史的了解,小心翼翼地在后宫中周旋,却从未想过,自己会被秦始皇这般记挂在心上,甚至是带着这样的目的。

赵高的身影如同鬼魅般潜入殿内,脚下踩着特制的软底靴,没有发出半点声响。他屏住呼吸,一步步靠近床榻,目光紧紧锁定芈玉露在锦被外的手腕。那手腕纤细白皙,肌肤莹润如玉,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赵高心中默念着“得罪”,飞快地掏出银针,对准芈玉的指尖轻轻一刺——动作快如闪电,力道拿捏得恰到好处,既足以刺破皮肤渗出鲜血,又不会让沉睡中的人立刻惊醒。

殷红的血珠顺着指尖缓缓渗出,赵高立刻将玉瓶凑上前,小心翼翼地接住。不过三滴,他便迅速收回玉瓶,塞回袖中,随后如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退出了楚韵轩。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宫道尽头,床榻上的芈玉才缓缓睁开了眼睛,眼中没有丝毫睡意,只有深深的疑惑。方才指尖那一丝微不可察的刺痛,她并非没有察觉,只是多年的警惕让她选择了装睡。是谁?深夜潜入她的寝宫,只为取一滴血?答案几乎呼之欲出,除了那位手握天下权柄的帝王,无人有这般能耐和动机。芈玉轻轻摩挲着指尖的针孔,心中泛起阵阵波澜,嬴政究竟想做什么?

二、陨石异象

赵高捧着玉瓶,一路疾行,不敢有片刻耽搁,径直奔向咸阳宫最深处的隐秘密室。这座密室位于紫宸殿地下三丈之处,由巨石砌成,入口隐蔽在一幅巨大的《大秦疆域图》之后,除了嬴政本人,唯有赵高和少数几位心腹侍卫知晓其存在。

推开沉重的石门,一股带着泥土腥气的凉意扑面而来。密室四周的墙壁上镶嵌着数十颗拳头大小的夜明珠,散发着幽冷而柔和的光芒,将室内的景象清晰地映照出来。角落里堆放着不少奇珍异宝,有雕刻着龙凤纹路的青铜器,有晶莹剔透的玉石摆件,还有一些来自西域的珍稀贡品,但这些在嬴政眼中,都不及石台上摆放的那块陨石碎片耀眼。

这块陨石碎片约莫巴掌大小,呈不规则的菱形,表面坑坑洼洼,颜色是深邃的墨黑,却又隐隐透着一丝暗红,仿佛藏着无尽的秘密。它是半年前,骊山脚下发生异常天象后,嬴政命人连夜搜寻所得。当时天空中划过一道耀眼的红光,紧接着便是一声巨响,陨石坠落在骊山深处,方圆十里的草木皆枯,鸟兽尽亡,唯有这块碎片保留着最浓郁的神秘气息。自它被带回咸阳宫,便被安置在这座密室中,日夜散发着微弱却不容忽视的力量波动,连宫中最敏锐的术士都断言,此石与天地异象息息相关,绝非凡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嬴政早已在石台前等候,见赵高进来,立刻伸手:“拿来。”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急切,平日里的沉稳威严褪去了几分,多了些许对未知的期待。赵高不敢怠慢,连忙将玉瓶奉上。嬴政接过玉瓶,指尖微微用力,瓶身的冰凉触感透过肌肤传来,让他纷乱的心绪稍稍平复了几分。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石台前,缓缓拧开玉瓶的塞子。一股淡淡的馨香随着瓶口开启飘散而出,那是芈玉平日里惯用的兰草香,清冽而雅致,与这密室的阴冷气息格格不入。嬴政凝视着瓶中那三滴殷红的血珠,眼神复杂,随后缓缓倾斜玉瓶,将血样一滴一滴地倾倒在陨石碎片上。

三、血脉印证

第一滴血落在陨石碎片上时,没有任何动静,仿佛只是滴入了一块普通的石头。嬴政的眉头微微蹙起,心中掠过一丝不安。赵高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出,目光紧紧盯着陨石,手心已然冒出了冷汗。

就在此时,第二滴血落下,紧接着是第三滴。三滴鲜血汇聚在陨石表面,如同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着,缓缓蔓延开来,顺着陨石的纹路流淌。刹那间,原本沉寂的陨石碎片像是被唤醒的巨兽,陡然发出一道柔和的淡金色光芒。光芒起初微弱,如同烛火,随后迅速攀升,越来越亮,越来越盛,短短数息之间,便将整个密室映照得如同白昼。

那金色光芒中,隐隐交织着一丝暗红的纹路,与芈玉的血珠相互交融,仿佛在进行着某种神秘的共鸣。陨石碎片散发的力量波动也陡然增强,一股温和却磅礴的气息扩散开来,拂过嬴政的面颊,让他不由得心神一震,体内的气血都随之涌动起来。

“果然……果然是她!”嬴政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抑制的震惊与兴奋,他向前迈出一步,紧紧盯着眼前的异象,双手微微握紧。这陨石碎片自入宫以来,从未有过这般剧烈的反应,即便是他亲自以指尖血试探,也不过是让它发出微弱的白光,而芈玉的血,竟能引发如此异象,足以证明她的血脉绝非寻常。

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与芈玉相处的点点滴滴。初次相见时,她在宫宴上面对自己的诘问,从容不迫,引经据典,言辞间既有女子的温婉,又有男子的果决;处理后宫事务时,她不偏不倚,以理服人,短短数月便将混乱的楚韵轩打理得井井有条,甚至连一向挑剔的太后都对她赞不绝口;谈及朝政时,她对农耕、水利的见解,竟与李斯、王翦等重臣不谋而合,甚至提出过几条连他都未曾想到的良策。

这样的女子,若是能立为皇后,坐镇后宫,辅佐自己打理朝政,定能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更重要的是,她的血脉是封印时空裂隙的关键,有她在身边,或许便能解开那天地异象的谜团,守护大秦的江山社稷。嬴政的心中,已然生出了立芈玉为后的念头,这念头如同破土的嫩芽,迅速蔓延开来。

四、利弊权衡

然而,这份兴奋并未持续太久,一丝疑虑便如同冷水般浇灭了嬴政心中的热焰。他缓缓后退一步,目光中的光芒渐渐收敛,重新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与威严。芈玉是楚国人,这一点,始终是他心中无法忽视的芥蒂。

楚国虽已被大秦铁骑踏平,纳入版图,但六国旧部的残余势力并未彻底消亡。那些潜藏在暗处的贵族、谋士,无时无刻不在密谋着复辟,试图颠覆大秦的统治。芈玉身为楚国宗室女子,即便她入宫时楚国已灭,也难保她与那些旧部没有牵连。若是她心怀故国,利用自己对她的信任、对她血脉的依赖,暗中勾结旧部,图谋不轨,那后果不堪设想。

立后之事,关乎国本,绝非儿戏。历代帝王立后,无不考虑其家世背景、宗族势力,既要能辅佐君王,又要能稳定后宫,更不能对皇权构成威胁。芈玉的血脉特殊,这是她的优势,却也可能成为她的软肋——六国旧部若是知晓此事,定然会想方设法拉拢她,甚至胁迫她,让她成为复辟的棋子。

嬴政在密室中来回踱步,夜明珠的光芒映着他略显烦躁的身影。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脑海中不断权衡着利弊。立芈玉为后,固然能借助她的血脉解决时空裂隙的危机,也能得到一位聪慧过人的贤内助,但风险同样巨大,一旦芈玉有异心,大秦的根基便可能因此动摇。不立她为后,又该如何利用她的血脉?强行将她禁锢起来,提取血脉之力?这恐怕会适得其反,激起她的反抗,甚至可能让那神秘的血脉之力彻底消散。

术士们早已言明,血脉之力的觉醒,需得血脉持有者心甘情愿,若是心存抵触,力量便会隐匿,甚至反噬。嬴政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不敢贸然行事。他需要的,是一个既能利用芈玉血脉,又能确保她绝对忠诚的办法。

五、暗中监视

思索良久,烛火已然燃尽了大半,殿外的天色渐渐泛起了鱼肚白。嬴政停下脚步,目光变得坚定起来。立后之事,暂且搁置,但芈玉的血脉关乎天下安危,绝不能有任何闪失,他必须对她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和试探,直到确认她的忠诚无可动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来人。”嬴政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威严,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密室的石门应声而开,两名身着玄色劲装、面容冷峻的侍卫躬身而入,正是他最信任的贴身侍卫统领蒙武麾下的精锐。

“朕命你们二人,即刻前往楚韵轩附近潜伏,密切监视芈夫人的一举一动。”嬴政的目光扫过两名侍卫,语气凝重,“她与何人接触、所言所语、甚至是饮食起居的细微变化,都要一一记录在案,每日子时向朕禀报,不得有丝毫遗漏,更不许打草惊蛇。”

“末将遵旨!”两名侍卫齐声应道,声音洪亮却不张扬,随后躬身退下,身影迅速消失在晨曦微露的宫道中。

赵高站在一旁,见嬴政吩咐完毕,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那陨石碎片……”

“暂且封存此处,每日派人查看其气息变化。”嬴政抬手打断了他的话,目光重新落回石台上。此时,陨石碎片上的光芒已然渐渐黯淡,只剩下淡淡的光晕萦绕,芈玉的血珠早已不见踪影,仿佛与陨石彻底融合在了一起。“另外,传令钦天监和术士们,加紧推演时空裂隙的封印之法,有任何进展,立刻禀报。”

“奴才遵旨。”赵高躬身领命,心中对芈玉的重视又多了几分。能让陛下如此费心,甚至动用贴身侍卫监视,这位芈夫人的分量,显然已经远超后宫其他妃嫔。

嬴政望着渐渐恢复平静的陨石碎片,心中暗暗发誓。大秦的天下,是他浴血奋战、历经数十年才平定的,绝不容许任何人和任何力量将其摧毁。时空裂隙的谜团也好,芈玉的血脉也罢,他都必须牢牢掌控在手中。至于芈玉,若是她真的对大秦、对自己忠心耿耿,那么皇后之位,自然会是她的;可若是她心怀异心,哪怕她的血脉再特殊,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将隐患彻底铲除。

六、楚韵轩的暗流

楚韵轩内,芈玉早已起身,正坐在梳妆台前,任由侍女晚晴为她梳理长发。她的目光落在铜镜中自己的面容上,眉头微蹙,指尖轻轻触碰着昨夜被刺破的那个指节,那里已经没有了痛感,只留下一个几乎看不见的细小针孔。

“夫人,您今日似乎有些心事?”晚晴察觉到她的异样,一边小心翼翼地将她的长发挽成发髻,一边轻声问道。晚晴是芈玉入宫时,从楚国带来的贴身侍女,忠心耿耿,也是她在这深宫之中唯一能信任的人。

芈玉收回目光,淡淡一笑,语气平静:“没什么,只是昨夜睡得不太安稳。”她没有将昨夜的异样告诉晚晴,一来是不想让她担心,二来,此事牵扯到秦始皇,太过凶险,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她心中清楚,嬴政取她的血,定然是有特殊的目的。结合这段时间宫中关于“天象异常”的流言,以及嬴政对术士们的重用,她隐约能猜到,自己的血脉或许与那所谓的“时空裂隙”有关。作为一名穿越者,她深知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异数,或许正是这份来自未来的灵魂,让她的血脉产生了某种变异,才会被这个时代的人视为“特殊”。

“对了,晚晴,”芈玉忽然开口,语气随意,“最近宫中可有什么异常的动静?比如……侍卫调动,或者是术士们频繁出入紫宸殿?”

晚晴仔细回想了一下,点头道:“确实有。昨日夜里,我起夜时,看到有两名玄衣侍卫在楚韵轩外的拐角处徘徊,看装扮像是陛下的贴身侍卫。还有,这几日钦天监的人几乎天天都要去紫宸殿回话,每次都是神色匆匆的。”

芈玉的心中一沉,果然,嬴政不仅取了她的血,还派人监视她了。这说明,自己的血脉确实引起了他的重视,但同时,也让他对自己产生了疑虑。她不由得苦笑一声,在这深宫之中,聪慧是筹码,特殊是资本,却也可能是招致祸患的根源。

“知道了,”芈玉轻轻颔首,语气淡然,“以后若是再看到那些侍卫,不必惊慌,也不必特意关注,就当什么都没看见。”她明白,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沉得住气。嬴政既然只是监视而非直接发难,说明他对自己仍有试探之意,只要自己行事谨慎,不露出任何破绽,便能暂时保全自身,甚至找到应对之法。

晚晴虽然心中疑惑,却还是乖乖应道:“是,夫人。”

就在这时,宫门外传来太监尖细的声音:“陛下口谕,宣芈夫人前往紫宸殿议事。”

芈玉的瞳孔微微一缩,心中暗道来得真快。她刚刚整理好思绪,嬴政便派人来传召,显然,昨夜的血脉试探之后,他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对自己进行下一步的试探了。

“臣妾遵旨。”芈玉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宫装,目光变得坚定起来。她深吸一口气,迈步走出楚韵轩。阳光透过宫墙的缝隙洒下来,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如同她此刻的心境,既有未知的凶险,也有破局的决心。她知道,这一次前往紫宸殿,将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博弈,而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可能影响着自己未来的命运,甚至是整个大秦的走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七、紫宸殿的博弈

紫宸殿内,嬴政早已端坐在龙椅上,案几上的竹简已然收起,取而代之的是一杯热气腾腾的浓茶。见芈玉走进殿内,他的目光缓缓落在她的身上,带着审视,却又刻意掩饰了几分,只化作淡淡的威严。

“臣妾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芈玉躬身行礼,动作标准,语气恭敬,没有丝毫多余的情绪。她低垂着头,目光落在地面上,不去与嬴政的视线直接对视,既表现出了妃嫔对帝王的敬畏,又巧妙地隐藏了自己的心思。

“平身吧。”嬴政的声音平淡,听不出喜怒,“赐座。”

一旁的太监立刻搬来一张锦凳,放在案几下方的左侧。芈玉谢恩后,缓缓坐下,身姿端正,双手放在膝上,依旧保持着谦卑的姿态。

殿内一时陷入沉默,只有香炉中散发的檀香缓缓弥漫。嬴政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芈玉,似乎在观察她的反应。芈玉心中了然,嬴政这是在故意施压,想要让她先开口,露出破绽。

她耐心地等待着,神色平静,仿佛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沉默。许久,嬴政才缓缓开口,语气随意,仿佛只是闲聊:“近日宫中事务繁杂,芈夫人打理楚韵轩倒是井井有条,太后昨日还向朕夸赞你聪慧能干。”

“多谢陛下谬赞,多谢太后赏识。”芈玉微微躬身,语气依旧恭敬,“臣妾不过是尽己所能,打理好分内之事,不敢当‘聪慧能干’四字。况且,楚韵轩能有今日的安稳,全赖陛下的庇护和太后的体恤。”她的回答滴水不漏,既表达了感恩,又恪守了妃嫔的本分,没有丝毫张扬之意。

嬴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却依旧没有放松警惕,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严肃了几分:“朕听闻,前日你宫中的侍女,与楚国旧部的家眷有过接触?”

此言一出,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芈玉的心头猛地一紧,她知道,真正的试探来了。她抬起头,目光坦然地迎上嬴政的视线,眼中没有丝毫慌乱,只有恰到好处的疑惑:“陛下所言,臣妾未曾知晓。臣妾宫中的侍女,平日里皆恪守宫规,不得随意出宫,更不敢与宫外之人私相往来。不知陛下是从何处听闻此事?臣妾也好彻查一番,肃清宫规。”

她的反应从容不迫,既没有否认,也没有辩解,而是主动提出彻查,反倒让嬴政的审视目光柔和了几分。嬴政心中暗道,这女子果然聪慧,知晓越是辩解,越是容易露出破绽,反倒不如坦然应对,以退为进。

“不过是宫中流言罢了,”嬴政淡淡开口,语气缓和了些许,“朕也知晓,你素来谨守本分,想来是有人故意散播谣言,扰乱人心。”他没有继续纠缠此事,而是话锋一转,谈及了朝政:“近日关中地区降雨稀少,农田干旱,李斯等人上书请求开凿新渠,引泾河水灌溉农田,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芈玉心中明白,嬴政这是在考验她的政治见解,也是在进一步观察她的立场。她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开凿新渠,引水灌溉,固然能解当前干旱之困,惠及关中百姓,稳固大秦根基,是利国利民之举。但臣妾以为,此事需谨慎行事。一来,开凿新渠耗费巨大,需动用大量民力物力,若处置不当,恐会加重百姓负担,引发民怨;二来,泾河沿岸地形复杂,需派遣精通水利之人实地勘测,规划好渠道路线,避免破坏农田村落,引发地方动荡。”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此外,可效仿李冰治水之法,集思广益,听取民间有经验的农夫、工匠的意见,既能保证水渠质量,又能让百姓感受到陛下的体恤,心甘情愿地参与其中。如此,方能事半功倍,既解干旱之危,又能彰显大秦仁政。”

嬴政静静地听着,眼中的赞许之色越来越浓。芈玉的见解,不仅切中要害,考虑周全,更难得的是,她始终站在大秦的立场上,兼顾百姓与朝堂,没有丝毫偏袒楚国的痕迹。这让他心中的疑虑,稍稍减轻了几分。

“你说得有道理。”嬴政点头认可,语气中带着一丝欣赏,“此事朕会交由李斯等人,按你所言,谨慎规划实施。”

八、暗流涌动的试探

紫宸殿的议事看似平和落幕,实则暗藏锋芒。芈玉离开时,后背已悄然渗出一层薄汗,这场无声的博弈,远比她想象中更加凶险。嬴政的心思深沉难测,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带着试探之意,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回到楚韵轩,晚晴立刻迎了上来,满脸担忧地问道:“夫人,陛下召您去紫宸殿,可是出了什么事?”

芈玉摆摆手,示意她不必担心,走到内殿坐下,端起侍女奉上的凉茶一饮而尽,才缓缓说道:“陛下只是询问了一些宫中事务和朝政之事,并无大碍。不过,我们日后行事,需更加谨慎才行。”

她将嬴政提及的“侍女与楚国旧部接触”的流言之事告知晚晴,晚晴顿时脸色发白:“夫人,这绝对是污蔑!咱们宫中的人,从来没有与宫外之人有过接触,定是有人故意陷害!”

小主,

“我知道是陷害,”芈玉淡淡开口,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这宫里,从来都不缺搬弄是非、暗中使绊子之人。有人见陛下近来对我多有关注,便心生嫉妒,想要借此机会打压我,甚至挑起陛下对我的疑心。”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你立刻去彻查一下,近日宫中是否有侍女与外界接触,尤其是与楚国旧部相关的人。另外,留意一下其他妃嫔宫中的动静,看看是谁在暗中散播流言。记住,行事要隐秘,不可打草惊蛇。”

“是,夫人,奴婢这就去办。”晚晴立刻应声,转身快步离去。

芈玉坐在窗边,望着窗外庭院中的梧桐树,心中思绪万千。嬴政的试探绝不会就此停止,这次的流言只是开始,接下来,定然还会有更多的明枪暗箭。她不仅要应对嬴政的审视,还要提防后宫妃嫔的嫉妒与陷害,更要隐藏自己穿越者的身份,以及那所谓的“特殊血脉”的秘密。

与此同时,紫宸殿内,嬴政正听着贴身侍卫的禀报。“陛下,芈夫人回到楚韵轩后,便命侍女彻查宫中流言之事,并未有任何异常举动,也未曾与任何人私下接触。”

嬴政微微颔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继续监视,不可放松。”

“末将遵旨。”侍卫退下后,赵高小心翼翼地走上前来:“陛下,芈夫人今日在殿中的表现,倒是滴水不漏,看不出丝毫破绽。”

“越是如此,越要小心。”嬴政的目光深邃,“楚国旧部心思诡谲,若是真的拉拢了芈玉,以她的聪慧,定然不会轻易露出马脚。朕要的,不是表面的顺从,而是绝对的忠诚。”

他沉吟片刻,吩咐道:“传朕旨意,三日后在御花园设宴,邀请后宫妃嫔及宗室子弟参加。届时,朕会让芈玉在众人面前展露才华,看看她的反应,也看看其他人的态度。”

赵高心中一动,立刻明白了嬴政的用意。这场宴会,名义上是宴请众人,实则是另一场试探。既可以试探芈玉在众人面前的应对能力和立场,也可以借此观察后宫及宗室对芈玉的态度,甚至可能引出暗中针对芈玉的人。

“奴才遵旨,这就去安排。”赵高躬身领命,退了下去。

嬴政望着窗外渐渐西斜的太阳,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要通过这场宴会,进一步摸清芈玉的底细,也要让那些暗中作祟的人浮出水面。大秦的后宫,绝不能成为六国旧部兴风作浪的场所,而芈玉这颗关键的棋子,他必须牢牢掌控在手中。

九、御花园的暗流

三日后,御花园内繁花似锦,香气袭人。亭台楼阁之间,悬挂着五彩斑斓的宫灯,宫女太监们穿梭其间,奉上精致的点心和美酒,一派热闹祥和的景象。后宫妃嫔们身着华丽的宫装,头戴珠光宝气的首饰,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着,目光却时不时地瞟向入口处,显然都在等待帝王的到来。

宗室子弟们则立于另一侧,大多身着朝服,神色恭敬,却也难掩心中的好奇。近来宫中关于芈夫人的流言四起,又听闻陛下对她颇为关注,众人都想借此机会,看看这位出身楚国的女子,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芈玉身着一袭淡紫色宫装,裙摆上绣着精致的兰草花纹,头戴一支白玉簪,妆容淡雅,气质温婉却又不失灵动。她安静地站在角落,与晚晴一同,既不主动与人攀谈,也不显得孤僻疏离,恰到好处地保持着距离。

“哟,这不是芈夫人吗?”一道略带讥讽的声音传来,只见华夫人身着艳红色宫装,扭动着腰肢走了过来。华夫人是秦国宗室之女,入宫较早,平日里颇为骄纵,素来不把出身楚国的芈玉放在眼里。

“华夫人安好。”芈玉微微颔首,语气平淡,没有丝毫波澜。

华夫人上下打量着她,嘴角勾起一抹嘲讽:“芈夫人倒是好兴致,这般热闹的宴会,竟然躲在角落里,难不成是怕见人?”

周围的妃嫔们闻言,纷纷看了过来,眼中带着几分看热闹的意味。晚晴气得脸色发白,想要开口反驳,却被芈玉用眼神制止了。

芈玉淡淡一笑,语气从容:“华夫人说笑了。臣妾素来不喜喧闹,此处清静,正适合欣赏园中景致。倒是华夫人,身着如此艳丽的宫装,想必是要在宴会上大放异彩,臣妾先行预祝华夫人得陛下赏识。”

她的话不卑不亢,既化解了华夫人的嘲讽,又不动声色地将话题引开,反倒让华夫人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显得有些尴尬。周围的妃嫔们见状,心中暗暗佩服芈玉的聪慧,知晓她并非易于之辈。

华夫人冷哼一声,想要再说些什么,却见远处传来太监的高声通报:“陛下驾到——”

众人立刻收敛神色,纷纷躬身行礼:“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嬴政身着玄色龙袍,腰束玉带,步履沉稳地走了过来,身后跟着赵高和几名贴身侍卫。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了芈玉身上,停留了片刻,才淡淡开口:“平身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谢陛下。”众人起身,恭敬地侍立在两侧。

嬴政走到主位坐下,端起酒杯,环视众人:“今日设宴,一来是赏这满园春色,二来是与众位妃嫔、宗室子弟共叙情谊。诸位不必拘谨,尽兴即可。”

说罢,他举杯一饮而尽。众人纷纷效仿,宴会正式开始。丝竹之声响起,宫女们翩翩起舞,气氛渐渐热烈起来。

十、才华展露与暗中算计

宴会进行到一半,嬴政放下酒杯,目光落在芈玉身上,缓缓说道:“芈夫人出身楚国,楚地文风昌盛,想必你也精通诗词歌赋。今日满园春色,不如你为大家赋一首诗,助兴如何?”

此言一出,全场瞬间安静下来。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芈玉身上,有期待,有好奇,也有嫉妒和幸灾乐祸。华夫人更是嘴角上扬,眼中带着几分看好戏的意味,心想若是芈玉当场失态,或是诗作不佳,定能让她颜面扫地。

芈玉心中清楚,这又是嬴政的一次试探。她深吸一口气,缓步走出人群,躬身行礼:“臣妾遵旨。只是臣妾才疏学浅,所作之诗恐难登大雅之堂,还望陛下和诸位海涵。”

她抬头望向园中盛开的牡丹,目光流转,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御苑春光盛,繁花次第开。金风拂玉露,紫气绕亭台。国泰民安日,龙腾寰宇来。千秋基业固,万载大秦裁。”

诗句朗朗上口,意境开阔,既描绘了御花园的春日美景,又暗含对大秦江山稳固、国泰民安的赞颂,字字句句都透着对大秦的忠心与祝福。

话音落下,全场一片寂静,随后便是阵阵赞叹之声。宗室子弟们纷纷点头,眼中带着认可;后宫妃嫔们虽有嫉妒,却也不得不承认,芈玉的才华确实出众。

嬴政的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点头赞道:“好诗!意境深远,字字珠玑,不愧是楚地才女。赏!”

赵高立刻吩咐太监,将赏赐的玉如意和锦缎送到芈玉面前。芈玉谢恩接过,神色依旧平静,没有丝毫骄傲自满之意。

华夫人见芈玉出尽风头,心中妒火中烧,眼珠一转,忽然开口:“陛下,芈夫人不仅诗词出众,想必棋艺也定然不凡。臣妾听闻,楚国旧部中有一位棋艺高超之人,曾是芈夫人的师傅,不知芈夫人能否露一手,让我等开开眼界?”

她这话看似夸赞,实则暗藏陷阱。提及楚国旧部,便是在暗中提醒嬴政,芈玉与楚国旧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是在试探芈玉,是否敢在众人面前展露棋艺,若是展露,便可能被冠上“勾结旧部”的嫌疑;若是不展露,便是失礼,也会让嬴政失望。

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芈玉身上,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紧张的气息。晚晴紧紧攥着拳头,心中为芈玉捏了一把汗。

芈玉的神色依旧平静,她看向华夫人,淡淡一笑:“华夫人谬赞了。臣妾幼时确实学过几日棋艺,但不过是皮毛而已,算不上精通,更谈不上师从何人。况且,棋艺之道,讲究心境平和,今日宴会热闹,恐难发挥,若是扫了陛下和诸位的雅兴,反倒不美。”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看向嬴政:“不过,若是陛下有兴致,臣妾愿意献丑,与陛下对弈一局。陛下棋艺高超,臣妾正好借此机会,向陛下请教。”

这一番话,既巧妙地避开了华夫人的陷阱,没有承认与楚国旧部的关联,又主动提出与嬴政对弈,既表达了对帝王的敬畏,又展现了自己的从容与智慧。

嬴政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自然听出了华夫人的算计,也看出了芈玉的应对之策。他笑着点头:“好!朕便陪你对弈一局,看看楚地才女的棋艺,究竟如何。”

十一、棋局中的较量

太监们很快便搬来了棋盘和棋子,黑白棋子分列两侧,摆放整齐。嬴政与芈玉相对而坐,众人纷纷围拢过来,屏息凝神地观看着,想要看看这场帝王与妃嫔的对弈,究竟会是怎样的结果。

嬴政执黑先行,落下第一子,位置中正平和,却隐隐透着一股掌控全局的气势。芈玉执白后行,棋子落下,看似随意,却精准地守住了关键位置,化解了黑子的潜在攻势。

两人你来我往,棋局渐渐铺开。嬴政的棋风凌厉霸道,步步紧逼,如同他统一天下的气魄,每一步都带着强烈的进攻性,想要牢牢掌控棋局的主动权。而芈玉的棋风则沉稳内敛,看似防守,实则暗藏玄机,每一步都考虑周全,既守住了自己的地盘,又在暗中寻找着反击的机会。

棋盘上,黑白棋子交错纵横,局势变幻莫测。时而黑子猛攻,白子从容化解;时而白子反击,黑子沉稳应对。围观的众人看得目不转睛,心中暗暗惊叹,没想到芈玉的棋艺竟然如此高超,能够与帝王对弈而不落下风。

华夫人站在人群中,脸色越发难看。她本想借此机会让芈玉出丑,没想到反倒让她再次展露才华,赢得了众人的认可。她死死地盯着棋盘,心中暗暗祈祷,希望嬴政能够尽快赢下棋局,打压一下芈玉的气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嬴政的心中,对芈玉的欣赏越发浓厚。这女子不仅聪慧过人,棋艺更是精湛,而且在棋局中展现出的沉稳与谋略,丝毫不输朝中的重臣。他隐隐觉得,芈玉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一旦打磨成型,定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棋局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黑子与白子相互纠缠,难分胜负。嬴政的眉头微微蹙起,他没想到芈玉的棋艺竟然如此厉害,想要赢下她,并非易事。他沉思片刻,落下一子,试图打破僵局,发起最后的猛攻。

芈玉看着棋盘上的局势,心中了然。嬴政这一子看似凌厉,实则暗藏破绽。她微微一笑,从容落下一子,正好击中黑子的要害。

“陛下,您这一子,怕是不妥。”芈玉轻声说道,语气恭敬,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信。

嬴政低头看向棋盘,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后便是浓浓的笑意:“好!好一个芈玉,竟然能看出朕的破绽。”他笑着拿起一枚棋子,轻轻放在棋盘上,“这一局,朕输了。”

全场一片哗然,众人都没想到,芈玉竟然能赢过帝王。妃嫔们眼中的嫉妒更甚,宗室子弟们则纷纷露出了惊叹之色。

“夫人棋艺高超,朕自愧不如。”嬴政笑着说道,语气中没有丝毫不悦,反而带着满满的欣赏,“赏!传朕旨意,赏赐芈夫人黄金百两,锦缎千匹,封号晋升为‘芈贵妃’。”

“臣妾谢陛下隆恩!”芈玉躬身行礼,心中却没有丝毫喜悦,反而更加警惕。嬴政的赏赐和晋升,既是认可,也是更深的试探。她越是出众,便越容易成为众矢之的,也越难摆脱嬴政的掌控。

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

第36章 始皇的血脉试探

十二、暗藏的杀机

御花园的宴会在一片赞叹与暗流中落幕,芈玉晋升贵妃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咸阳宫。回到楚韵轩时,前来道贺的宫人络绎不绝,芈玉一一应对,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意,心中却早已筑起高高的防线。

待众人散去,晚晴忍不住欣喜道:“夫人,您晋升贵妃了,这可是天大的喜事!日后在宫中的地位,定会更加稳固。”

芈玉却摇了摇头,语气凝重:“晋升并非喜事,反倒是催命符。你看今日华夫人的神色,还有那些妃嫔眼中的嫉妒,往后的日子,只会更加凶险。更何况,陛下的赏赐与晋升,不过是更深的试探罢了,他越是看重我,便越是不会放松对我的监视。”

话音刚落,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匆匆闯入,单膝跪地:“贵妃娘娘,不好了!方才御花园的偏殿发现一具宫女尸体,看装扮,是您宫中的侍女小翠!”

芈玉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小翠是她宫中负责洒扫的侍女,平日里乖巧懂事,今日宴会并未随行,怎么会突然死在御花园?她立刻起身,快步跟着侍卫前往偏殿。

偏殿内,小翠的尸体躺在冰冷的地面上,双目圆睁,面色青紫,脖颈处有一道细细的勒痕,显然是被人勒死的。周围已经围了几名侍卫和太监,赵高也闻讯赶来,正皱着眉头查看现场。

“赵公公,这是怎么回事?”芈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既是为小翠的死感到痛心,也是为这突如其来的杀机感到心悸。

赵高见她前来,躬身行礼:“贵妃娘娘,奴才也是刚到,据侍卫禀报,半个时辰前发现了尸体,现场没有打斗痕迹,想来是被人悄无声息地杀害的。”他的目光落在芈玉身上,带着一丝审视,“这宫女是娘娘宫中的人,不知娘娘是否知晓她今日为何会来御花园?”

芈玉心中一凛,赵高这话看似询问,实则是在暗示她可能与此事有关。她定了定神,缓缓说道:“小翠今日负责宫中洒扫,并未奉命前往御花园,想来是私下偷跑过去的。只是她素来胆小谨慎,为何会独自前往御花园偏殿,又为何会遭人毒手?”

她看向尸体旁的地面,忽然发现小翠的手中紧紧攥着一角布料,颜色是艳红色的,质地华贵,正是华夫人今日所穿宫装的料子。芈玉心中一动,不动声色地将这一发现记在心里。

此时,嬴政也闻讯赶来,看到现场的景象,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目光扫过小翠的尸体,最终落在芈玉身上,语气冰冷:“此事发生在御花园,死者又是你宫中的人,朕限你三日内查明真相,给朕一个交代。”

“臣妾遵旨。”芈玉躬身领命,心中却清楚,嬴政这是将皮球踢给了她,既是考验她的能力,也是想看她如何应对这暗藏的杀机。

十三、迷雾中的线索

嬴政离开后,芈玉立刻命人封锁现场,仔细勘察。晚晴在小翠的发髻中找到了一枚小巧的银簪,簪子的尖端刻着一个细微的“华”字,显然是华夫人宫中的物件。

“夫人,这簪子是华夫人宫中的样式,而且有‘华’字标记,定是她派人杀了小翠!”晚晴气愤地说道,眼中满是怒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芈玉却摇了摇头,神色凝重:“未必。华夫人虽然骄纵,却未必有这般胆量,光天化日之下在御花园杀人,而且还留下如此明显的线索,未免太过愚蠢。这很可能是有人故意嫁祸,想要挑起我与华夫人的争斗,坐收渔翁之利。”

她拿起那枚银簪,仔细端详着:“你看这簪子,虽然刻着‘华’字,但做工略显粗糙,与华夫人平日所用的精致首饰相差甚远,更像是仿制品。而且小翠手中的布料,虽然颜色质地与华夫人的宫装一致,但边角的缝线手法不同,显然是刻意裁剪下来的。”

晚晴恍然大悟:“夫人的意思是,有人故意伪造线索,嫁祸给华夫人?那凶手究竟是谁?”

“目前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凶手一定是针对我而来。”芈玉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小翠是我宫中的人,杀了她,既是给我一个下马威,也是想扰乱我的心神,让我在追查真相的过程中露出破绽。”

她吩咐晚晴:“你立刻去查,今日宴会期间,华夫人的行踪,以及她宫中的侍女是否有异常举动。另外,查一下最近与小翠有过接触的人,尤其是宫外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