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吴三桂:怀念崇祯

“老子没那么贱。”

孙可望早有反心,可现在知道了下场,必要使尽全力抗清。

各个时期的吴三桂心里哗哗的凉,贰臣是什么意思,他还是知道的,自古以来叛徒都是要钉在耻辱柱上的……

他怕是要遗臭万年了。

投降的臣子们:“……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他们以为大清会在史书上大写特写他们投降,结果……弄了个《贰臣传》。

身后名不保,后世子孙再无脸面做人,这太踏马羞辱人了。

心理防线崩溃的大臣,有的直接就疯了,有的则是用尽手段自杀。

顺治收到消息后,头也没抬,只是淡淡应了一声。

这些人本来就对大清没什么贡献,死了就死了,有贡献的,哪里舍得这荣华富贵?

还有,那个什么《贰臣传》也不是谁都能被收录进去的,小喽啰不必在意。

康熙看向了胤禛,雍正看向了弘历,这《贰臣传》可真杀人诛心。

已知,乾隆爱改史,并且会毁书籍……

保清嘲讽一笑,“要么怎么说会咬人的狗不叫呢,这招妙啊!”

“大节有亏”的人就该被钉在耻辱柱上,这才符合汉人忠君爱国的道德标杆,让汉官再也生不出反心。

什么反清复明,都是一群乌合之众。

乾隆对自己这一招非常满意,以此强化儒家纲常伦理,规范臣民道德,维护清朝统治秩序。

忠君,忠哪个君,他大清就是君。

{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也一度发生旱灾,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乱,虽然很快被平定,但对经济的影响却非常严重。

东南沿海地区,还时常受倭寇侵扰,拥有水军数万、战船数千的郑芝龙,也就是郑成功的父亲。

他在台湾、澳门和吕宋都有地盘,可他虽然被朝廷招安,却只是为了更方便赚钱,既不听调也不听宣。

崇祯想要让他做事,还得看他愿不愿意,如果郑芝龙不愿意,崇祯也拿他没有任何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