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拧着眉,他有预感,这是他们大宋的皇帝。
一般什么时候会赞美这个人仁慈?
就是这个人待人宽厚,慈悲宽容,是个好人的时候,大家会说这个人仁慈。
大宋……没收回燕云十六州之前,需要的是武皇帝啊!
赵匡胤心里是这么想的,但对大宋的期待已经一再降低,所以只要是好皇帝,他都能心平气和的点赞。
他的大宋,不缺真龙天子!
大宋之后朝代的皇帝们:“……千古第一仁君?”
嗯……倒也没说错。
仁这个庙号就他第一个用,而且,当皇帝时,国家没出啥特别大的乱子,还特别重视儒学。
在皇帝这个赛道,基本上只要能做到不奢靡,不折腾,内外基本稳定,就已经超过大半同行了。
所以,对于后世评价的千古第一仁君,完全没意见。
{他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文化程度最高的朝代。
在他的统治时期,文化科技全面井喷,四大发明,经典词句应有尽有。
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六个,更是全部被他包了圆。
那些需要背诵全文的童年阴影,也大多出自这一时期,造就的人才几代人也用不完。
但也有很多人为他以士大夫治天下,是宋朝最懦弱的皇帝。}
大宋之前的朝代:“……破案了,文官能够稳稳压制武将是从大宋开始的。”
之前大家还笑大明,文官就差骑到皇帝头上拉屎了,武将地位更是被拿捏得死死的。
原来,从大宋开始,这些文官的地位就已经与皇帝共治天下了。
嘶……这赵匡胤不愧是以武立国的猛男,够胆!
大宋赵匡胤:“……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这是文臣的巅峰,不是皇帝文治的巅峰……
还有,以士大夫共治天下是怎么回事?
他赵匡胤说过,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崇文抑武是为了防范武将篡权,并通过文官集团辅助治理国家。
不是皇帝与士大夫共同决策!
好家伙,后世子孙,听话不听音的是吧?
以士大夫共治天下,皇权不就被削弱了吗?
周世宗郭荣虽然明白赵匡胤的意思,但……这么抬高文人的地位,难怪收不回燕云十六州。
赵匡胤已经无力吐槽,这难道就是他篡位后的大宋治国方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