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派与保皇派的势力分布及经济依赖

帝国军队编制与兵种体系

主要港口与海军设施

边境军政区与防御工事布局

军事工业与资源产区

对外政策与对“门”的立场

帝国国内动乱与民间不满情绪

第二部分:塔拉西亚联邦情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9. 联邦历史、执政团构成与城邦议会制度

10. 海军作战体系与特种舰队部署规律

11. 商业行会与海外贸易路线

12. 魔导科技水平与舰船制造工艺

13. 情报机构与间谍活动手段

14. 联邦与帝国的历次冲突及议和历史

15. 对“门”的官方态度与学术界争论

第四部分:附录

A. 帝国与塔拉西亚常用军语、术语表

B. 双方历任将领名单与任职记录

C. 港口、要塞、航线手绘地图(塞琳绘制)

————————————

长条会议桌的中央,厚厚一摞封面印着“SR-42”的纸质手册被放在防静电垫上。外封有着鲜红的“机密”字样,翻开第一页,序言的墨迹尚有些新。墙上的战术显示屏已经投射出数字化扫描版本,三名情报官、两名军事顾问和一名政治事务官围坐,手里拿着批注笔。

联合战略指挥中心·情报解密会议记录

时间:08:42(本地时间)

地点:东协联合战略指挥中心 三号密室

资料代号:SR-42/塞琳·玛尔科拉情报手册

安全等级:机密 / 限定阅览

第一部分:帝国的社会结构

原文(节选)

帝国的社会分层清晰而僵化,上层由世袭贵族与皇室构成,掌握土地、军权和主要经济命脉;中层是行会、地方自治体与军功新贵,虽有一定影响力,但仍受制于贵族封号体系;底层是农民、手工业者与自由雇佣兵。

农村地区受封建契约约束,城市中则由行会与地方执事团掌控日常秩序。

帝国西部贵族多为保皇派,东部多为贵族派,贵族派试图脱离帝国掌控。

情报官A 批注

信息完整度约60%,塞琳能清晰分辨主要阶层,但缺乏内部派系细节。

与讯问战俘得知的贵族派/保皇派分布吻合,仍需通过其他线索核实中层势力的流动性。

建议后续情报交叉验证“行会”在对外贸易与走私活动中的角色。

第二部分:帝国的军事科技

原文(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