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巨人之间的和平

谢尔盖的嘴角抽动了一下,像是冷笑:“他们自称是‘新秩序’,可我看,更像是‘德意志第四帝国’,到处都是过去的影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过,他们比过去要高效得多——钢铁盟约已经完全控制了欧洲本土,北起挪威,南到意大利,全是他们的军事区。而北非的利比亚和突尼斯也被纳入‘地中海共同防线’。他们在那里修港、建机场,甚至开始训练本地警卫部队。”

“我年轻时以为欧洲人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但看来他们只是换了新的外壳。”

“他们在非洲复制过去的殖民模式,在中东推行‘市场准入制度’,连语言和教育都在重塑。钢铁盟约的学院在突尼斯和开罗都设了分部,据说学生入学要宣誓效忠‘欧罗巴精神’。”

“在美洲也一样,他们支持的极右翼势力甚至在亚美利加修起了集中营和毒气室,把右翼联盟的中坚力量‘爱国者阵线’都逼反了——真是讽刺。”

韩韬低声道。

灯光下,两人的影子落在地图上,交织在里海与波罗的海之间。

谢尔盖用笔在地图上轻轻划了一下,从柏林到突尼斯,再从那里连到地中海中部的航线。

他低声说:“我们不能让他们把手伸到中东。那样一来,欧亚大陆的南翼就等于被掐断,同样的人道主义危机也会在那里上演。”

“这正是我们来莫斯科的原因。”韩韬的语气很平稳,“东协愿意和苏联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不结盟,但也不让第三方插手。”

谢尔盖看着他,目光略显深思:“你们不怕我们卷入太深吗?苏联从不做亏本的交易。”

韩韬笑了笑:“地区安全,不能靠作壁上观。”

两人对视,眼神里没有热血,也没有激情,只有一种在长期现实中形成的理解。

这就是二十一世纪的政治:冷静、务实、彼此警惕,却又必须并肩。

屋外的雪重新落下,风吹过红场的穹顶,带来微弱的钟声。

谢尔盖站起身,披上外套,说:“韩主任,冬天会过去,但春天不会立刻到来。”

韩韬也起身,整了整领口:“那就让我们确保,在春天之前,世界不会被冻僵。”

两人并肩走出会议室,门在身后缓缓合上。走廊尽头的窗外,克里姆林宫的红星在雪夜中依旧明亮,光线穿过薄雾,照在两人的背影上。

龙与熊再次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