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倭寇并未就此罢休,他们转而进犯福建。戚继光接到命令后,立刻率军入闽。在横屿、牛田、林墩等地,戚家军连战连捷,打得倭寇闻风丧胆。
嘉靖四十二年,戚继光与俞大猷等将领联合,在平海卫大破倭寇,斩首两千余级,收复被倭寇占领的城池。至此,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平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五章 北境烽火
隆庆元年,戚继光被调往蓟州,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务,防御北方蒙古部落的侵扰。
蓟州地处京畿要冲,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但这里的军队长期缺乏训练,战斗力低下。戚继光到任后,再次施展他的治军才能,重新编练军队,修建长城,增设烽火台。
他将长城进行改造,修建了大量的敌台,这些敌台上下两层,可攻可守,大大增强了长城的防御能力。同时,他还组建了车营、马营、步营、辎重营,各营相互配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作战体系。
在戚继光的苦心经营下,蓟州防线固若金汤。蒙古部落多次进犯,均被击退。十多年间,边境安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第六章 英雄暮年
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戚继光失去了最大的靠山。朝中政敌趁机弹劾,将他调往广东。
离开蓟州时,百姓夹道相送,哭声震天。戚继光望着这片他守护多年的土地,老泪纵横。在广东,他虽有心报国,但已无施展之地。
万历十三年,戚继光被罢官回乡。回到山东老家后,他贫病交加,最终在万历十五年病逝,终年六十一岁。
戚继光一生南征北战,为保卫大明江山立下了不朽功勋。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民族英雄。他的军事思想和练兵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事迹和精神,也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