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们只能在心里暗自嘀咕。
但表面还得夸袁基是忠义之人。
趁着众人议论纷纷之际。
一些以袁氏为风向标的士族,陆续悄悄离场。
其中就包括荀氏。
荀爽当下就决定了,从今以后,颍川荀氏就是古文经家族了!
就以袁基的这番强硬态度。
牵扯进今文经学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于是,少许士族,一个、两个地,零散着退场。
十分有默契地快步疾走。
很快,场内就只剩下依旧对天子如此行事不满的人,看热闹的人,以及跑不了的弘农杨氏杨赐。
杨赐一直就没睁过眼。
他甚至想永远不睁眼。
袁氏小儿!你又害我!
前几日,袁基过来同他商议议事会地点,端得一派恭敬。
他还以为袁基是真的尊重他呢。
结果呢?留了个烂摊子给他?
都是千年的狐狸,他杨赐怎么可能看不出此事的棘手?
但袁基已经标榜自己是大汉忠臣了,他还能对袁基如何?
无奈,最终,他还是睁开了双眼。
大部分士族依旧留了下来,寻求联合的可能。
桓氏就是其中最活跃的家族,极力促成联合。
但依旧有一些不明所以、不甚聪明的拥护袁氏的家族,在同桓氏进行言语辩论。
陆续,还有一些被袁基的话语打动、真正忠汉的今文经家族家主,也在驳斥桓氏家主。
桓氏家主一人战群儒,驳得是唾沫横飞,辩得是天昏地暗。
很快,他就开始寻找外援。
众多赞同联合抗议的家主,被他拉了进来。
一同对着对面疯狂输出。
杨赐看这乱糟糟的场面,深深叹了口气,抬头望天。
老夫也想甩袖而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