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材料守恒定律

从墙上被“剥”下来的霍天渊,在接下来几天里,成了流云仙宗内一道移动的“风景线”。虽然他换上了整洁的衣衫,努力摆出平日那副高深莫测(实则不靠谱)的丹师风范,但那场“壁画奇观”的印象过于深刻,弟子们见到他,眼神中都难免带上几分难以言喻的笑意和探究,私下里的议论更是经久不衰。

霍天渊表面故作镇定,内心实则波涛汹涌。被自己的丹炉“糊墙示众”一日,这种奇耻大辱,简直是他丹师生涯中浓墨重彩、无法擦除的污点。玄骨真人的告诫——“丹炉亦有灵”,更是在他脑海中反复回响。

他看着那尊静静待在丹房角落、炉身又添一道狰狞裂口、补丁摞补丁的紫云炉,眼神复杂。修补?这一次,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寻找材料进行他那粗暴的“缝合手术”。一种微妙的情绪阻止了他——是反思,是忌惮,或许还有一丝对这位“老搭档”终于不堪忍受、奋起反击的……敬畏?

“材料……能量……平衡……”霍天渊喃喃自语,第一次开始系统性地回顾自己历次炸炉的经历。他不再仅仅将炸炉视为失败的终点,或者“丹武同修”的必要考验,而是开始思考爆炸本身——那些在剧烈反应中 seemingly 消失无踪的材料,它们究竟去了哪里?

一个在他原本世界观里堪称“离经叛道”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照亮了他的思绪:物质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们只是在剧烈的反应中,转化成了另一种形态,或者与其它物质结合,形成了新的东西!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如同野草般在他心中疯长。他将其命名为——“材料守恒定律”!

为了验证这个定律,也为了从这次丢人事件中找回一点场子(或者说,转移研究方向),霍天渊做出了一个让战玲珑和张铁柱都松了口气的决定:暂时停止那些需要丹炉承受极限的“冰火两重天”式危险实验,转而开始系统性地……研究炸炉。

当然,不是漫无目的地炸。他开始了极其严谨(在他自己看来)的“炸炉后残留物分析”工作。

每一次炼丹失败,无论是轻微的“噗嗤”泄气,还是惊天动地的“轰隆”爆炸,他都会在烟尘散尽后,第一时间冲进废墟,不是查看丹炉伤势(紫云炉:??),而是小心翼翼地收集所有爆炸残留物——无论是溅射在墙壁、地板上的焦黑结块,还是弥漫在空气中被阵法护罩挡下的粉尘,甚至是丹炉内部附着的、难以清除的顽固渣滓。

他的丹房里,原本堆放稀有药材的区域,渐渐被一堆堆颜色各异、形态古怪、散发着焦糊或怪异气味的“垃圾”所取代。他给每一个炸炉事件编号,建立档案,详细记录爆炸前的材料配比、火候控制、能量冲突类型,以及爆炸的剧烈程度。

然后,他便沉浸在对这些“垃圾”的深度剖析之中。

他用神识一丝丝地扫描,分析其内部结构;动用各种溶剂尝试溶解,观察其反应;甚至动用微弱的电流、声波、乃至自身的一缕丹火进行刺激……手段五花八门,其专注和精细程度,远超他以往正经炼丹的时候。

战玲珑看着他对着一撮黑灰能研究一整天,忍不住劝道:“天渊,这些……废渣,还有什么研究价值吗?不如清理掉,也好开始新的尝试。”

霍天渊头也不抬,眼神灼热:“玲珑,你不懂!这不是废渣,这是宝藏!是物质在极端条件下转化的奥秘!你看这撮‘癸字十七号爆炸残留物’,其内部结构呈现奇特的蜂窝状,对灵力有微弱的吸附效应,这绝非原本任何一种材料所具有的特性!”

张铁柱则是无条件支持:“霍师兄高见!这些渣渣肯定有大用!说不定能肥田?”

霍天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