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法袍变时装

“金石傀儡”凭借其远超同侪的灵活性与结构强度,在炼器堂内部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震动。霍天渊那套被鄙视为“旁门左道”的杠杆滑轮理论,第一次以无可辩驳的成果,堵住了许多质疑者的嘴巴。虽然依旧有老派炼器师认为此法“匠气过重,缺乏灵韵”,但也不得不承认,在某些对精度和结构要求极高的领域,这种笨功夫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霍天渊自己,则从这场“物理学的胜利”中,找到了一丝久违的自信与平静。他终于意识到,或许不必强行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比如能量核心、滴血认主)钻牛角尖,转而将自己那种倾向于结构、注重实效的思维发挥到极致,同样能走出一条路来。

心境稍定,他便接到了宗门发布的一项常规任务——为外门弟子炼制一批制式防御法袍。任务要求明确:具备基础物理及低阶法术防御能力,材料成本可控,款式统一。

这任务本应枯燥乏味,是炼器学徒的练手活。霍天渊领回了大堆的“柔韧麻”和“低阶灵兽皮”作为主材,以及用于绘制基础防御符文的“固土灵墨”。

起初,他确实按部就班。处理材料,裁剪出宗门规定的、那种宽大、臃肿、毫无美感可言的直筒式法袍雏形。这种法袍唯一的好处就是省料且对体型包容性强,但穿在身上,活像套了个灰扑扑的布袋子。

然而,当霍天渊拿起裁剪工具,看着那毫无生气的布料时,脑海中却不合时宜地浮现出“千机浑象球”的笨拙、“小七彩塔”的艳俗、乃至那根“金属簪”的粗笨。一种对“美”的潜在渴望,或者说,是对“丑陋”的无法忍受,悄然萌发。

“防御力固然重要,但穿在身上,总得像个样子吧?”他嘀咕着,“宗门这制式法袍,简直是扼杀一切青春与活力!”

他的“结构优化”强迫症,在此刻奇异地转向了“美学优化”。

他先是拿起炭笔,在废纸上随手勾勒。不再是那呆板的直筒,而是尝试收拢腰线,放宽下摆,形成流畅的A字形;袖口也不再是敞口的布袋,而是设计了略带收束的弧度,行动间更显利落;领口也从圆领改为略带弧度的立领,增添一丝精神气。

“嗯,结构上,腰线收束并不影响核心防御符文的覆盖,反而可能因为更贴合身体,使得灵力流转更顺畅?”他强行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功能性”理由。

接着是配色。宗门提供的“柔韧麻”本是灰褐色,灵兽皮也是深棕色,沉闷无比。霍天渊看着手边一些之前炼制“小七彩塔”时剩下的、品质极差的边角料琉璃粉末,以及一些用于给金属着色的低阶矿物颜料,一个大胆的想法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