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法器的正确使用方式

他几乎是逃也似的回到了炼器室,将“逐影”重重地拍在桌子上,发出“哐当”一声闷响。剑身微微震颤,流光依旧,仿佛在无声地嘲讽着他的无能。霍天渊颓然坐下,双手插进头发里,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为什么?材料是顶级的,符文是最优解,过程也毫无疏漏……为何会这样?” 他死死盯着“逐影”,试图找出隐藏的缺陷,却一无所获。它完美地实现了设计预期——极致的气动外形,高效的灵力推进,微乎其微的能量逸散……可为什么就是快不起来?仿佛有一种无形的、深层次的法则,限制了他的构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在他心灰意冷,几乎要将“逐影”回炉重造之时,窗外传来的景象吸引了他的目光。几只宗门驯养的“千里雀”正在林间嬉戏。它们并非以绝对速度见长,但飞行姿态极其灵巧,可以在枝叶间急速转向、悬停,精准地啄食果实。它们的速度不快,却将“灵活”与“稳定”发挥到了极致。

紧接着,他又看到一位负责巡逻的执事弟子,正操控着一面“圆光水镜术”,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数里外一处山谷入口的动静,因为距离和障碍,看得并不真切,需要不断调整角度和注入灵力。

两个看似不相干的画面,在霍天渊脑海中如同两道闪电,碰撞、交织,骤然劈开了那团名为“挫败”的迷雾!

慢?

稳?

操控精准?

灵力波动微弱?

这些在“飞剑”语境下被视为致命缺陷的特质,如果……它本来就不是一柄用来冲锋陷阵、斩将夺旗的飞剑呢?

一个全新的、颠覆性的概念如同狂潮般涌上他的心头!

他猛地抓起桌上的“逐影”,眼中爆射出前所未有的、如同发现新大陆般的光芒!他不再用“飞剑”的标准去审视它,而是将它看作一个——可远程操控、自主飞行的悬浮侦察平台!

对啊!它飞得慢,意味着可以进行长时间、大范围的细致扫描,不会错过任何细节!它飞行平稳,意味着搭载的观测法器不会因为剧烈抖动而影响成像!它操控精准,意味着可以轻松实现悬停、绕飞、贴地侦查等复杂动作!它灵力波动微弱,意味着极难被敌人的神识探测到,隐蔽性极高!

这哪里是失败的飞剑?这分明是梦寐以求的终极侦察法器!

狂喜瞬间冲散了所有沮丧。霍天渊立刻行动起来,如同一个得到新玩具的孩子,充满了无限的创作激情。他翻出一块高阶“留影晶石”,这种晶石不仅能记录影像声音,还能在特定阵法辅助下实现远距离实时传输。他精心设计了一个带有减震结构的卡槽,将留影晶石牢牢固定在“逐影”的剑格上方,使其镜头拥有最佳视野。

接着,他又在剑身内部添加了几个微型的“悬停符阵”和“灵犀共鸣阵”。前者可以让“逐影”在空中实现绝对静止;后者则能与特定的接收法盘连接,实现超视距的稳定操控和影像传输。最后,他还在剑柄末端镶嵌了一小颗“匿踪石”,进一步削弱其灵力信号。

改装完成后的“逐影”,看起来更像一个怪异的、带着“大眼睛”(留影晶石)的飞行构装体,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飞剑。

霍天渊迫不及待地带着他的“新发明”,来到了宗门管辖范围内一处地形复杂、据说有低阶妖兽异动的边缘山谷进行实地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