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支吹奏出完全随机、忽高忽低、足以让听者灵力紊乱、心神不宁的笛子,称为“魔音贯耳笛”,广告语:无差别精神攻击,团战搅局神器!
甚至那罐粘性惊人、清理困难的“万能胶”,也被他小心翼翼地分装在一些特制的、带封印的小玉盒里,贴上“如胶似漆膏(一次性体验装)”的标签,并附上醒目的红色备注:威力巨大,慎用!粘住概不负责,赔偿价格另议!
他在炼器堂外一处人流密集的廊檐下,支起了一个古朴的木制摊位,挂上了亲手书写的、龙飞凤舞的招牌——“霍氏奇物租赁:给你的比试加点‘意想不到’的料!安全有趣,童叟无欺!”。摊位上,每件法器都明码标价(以灵石或宗门贡献点结算),并附有详细的使用说明、注意事项以及一份措辞严谨的免责声明(例如:使用“蹦跳战靴”导致摔倒、撞墙、误伤花花草草,本摊概不负责;使用“如胶似漆膏”造成财产损失,需照价赔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起初,弟子们只是被这新奇的摊点和匪夷所思的法器名称吸引,好奇地围拢过来,对着招牌和那些奇形怪状的法器指指点点,窃窃私语,脸上满是忍俊不禁的表情。大多数人都觉得,这定然又是霍师兄一时兴起的玩闹之举,或是某种他们无法理解的“行为艺术”。
然而,江湖从不缺少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位以性格跳脱、喜好恶作剧闻名内门的赵师弟,在围观了半晌后,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心,抱着“玩玩也无妨”的心态,花费了五块下品灵石,租用了“滑稽镜”和“魔音贯耳笛”一个时辰,准备在一次与好友的日常切磋中试试效果。
结果,效果出乎意料地……拔群!
他的好友李师兄,正凝神静气,准备施展一套娴熟的“流云剑法”,气势已然凝聚。突然,只见赵师弟不按常理出牌,猛地从身后掏出一面镜子对准了他!李师兄下意识一瞥,镜中那张被扭曲得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嘴角还歪到耳根的滑稽鬼脸,让他瞬间一愣,凝聚的气势如同被针扎破的气球,泄了大半,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就在他心神失守的刹那,一阵毫无规律、尖锐刺耳又夹杂着沉闷嗡鸣的噪音,如同魔音灌脑,猛地钻入他的耳中!李师兄只觉得体内灵力一滞,剑招瞬间散乱,头脑发昏,眼前仿佛有金星乱冒,哪里还使得出半分精妙剑法?最终被赵师弟趁机轻松“击败”。
围观者们先是愕然,随即爆发出震天的哄笑声!这场切磋的胜负已然不重要,整个过程带来的欢乐和出人意料的效果,成了众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次“成功案例”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宗门底层弟子圈。很快,霍天渊那原本门可罗雀的小摊前,变得门庭若市,人头攒动。
弟子们惊喜地发现,这些“奇葩法器”在非正式的切磋、宗门小比(规则允许非杀伤性辅助手段)、节日庆典的助兴活动、甚至是一些无伤大雅的恶作剧中,有着意想不到的奇效和极大的娱乐价值!
租用“烦躁之刃”,能让平时冷静沉稳的对手变得焦躁易怒,频频露出破绽,战术效果显着;
租用“蹦跳战靴”,虽然自己行动不便,如同上了发条的跳豆,但那种完全不可预测、忽左忽右、忽高忽低的移动轨迹,往往能让习惯了常规身法的对手无从预判,抓狂不已,场面极其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