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最年长的首领咬了咬牙,磕了个头:“愿归顺神使,永不背叛!”
其余四人见状,也纷纷低头臣服。
李砚满意地点点头。他没杀他们——留着这些熟悉草原的首领,能更快地整合部落。但他也没完全信任他们,而是将他们的家眷接到主营地作为“人质”,又打散了他们的部众,编入神卫营的各个队伍,让他们再也无法形成威胁。
处理完狼居胥山的事宜,李砚开始将征服的部落往一起迁移。他选了一处靠近河流、水草丰美的平原,下令建造一座“王城”——虽然只是用石块和泥土垒起的城墙,却也像模像样,足以容纳数万人。
“所有人都搬到王城附近,按部落聚居,但必须接受统一管理。”李砚对着各部落的族长下令,“老弱妇孺负责耕种、放牧、鞣制兽皮;青壮男子编入神卫营,征战四方;工匠们集中到工匠营,打造兵器和农具。”
他有的是粮食养活这些人。空间里的土地像是有魔力,种下的麦子七天就能成熟,水稻更是长得飞快,收获的粮食堆积如山,别说养活几万人,就算再来一倍,也绰绰有余。
每次分发粮食时,都是李砚“神化”自己的最佳时机。
他从不解释粮食的来源,只是让青云和灰影将一袋袋饱满的麦粒、一碗碗雪白的大米运到广场上,任由部众们惊叹、跪拜。时间久了,“神使能凭空变出粮食”的传说便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他真的是腾格里派来拯救草原的使者。
“神使,今天的粮食又发下来了,够我们吃半个月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拉着孙女,对着李砚的帐篷连连磕头,孙女手里还捧着一碗香喷喷的米粥,吃得满嘴是米。
“神使的恩赐,比腾格里的阳光还要温暖!”这样的话语,在王城四处流传,成为了部众们最常挂在嘴边的话。
李砚对此坦然接受。他知道,这种“神话”是维系庞大部落联盟的纽带,只要能让部众们吃饱穿暖,就算被当成神,也没什么不好。
随着势力的壮大,他渐渐将用不上的兽群放归山林。鹿群、羊群、普通的牛群,都交给部落的老弱妇孺喂养,既能提供肉和皮毛,又能让这些人有事可做,不至于无所事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