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功爵与南下

“南下秦陇,需准备多少粮草?”李砚问道。

户部次相躬身道:“三万骑兵,加上五万辅兵,每日需粮五十石,草料百石,若打持久战,需备足半年之粮,约九千石,草料一万八千石。”

“够吗?”

“够了。西域的粮仓尚有盈余,加上秦陇藩王许诺的十万石,足以支撑。”

李砚点点头,又问工部次相:“攻城器械准备得如何?秦陇多坚城,光靠骑兵不够。”

工部次相连忙回道:“回大可汗,已打造投石机三十架,云梯百具,还有新造的‘冲车’十辆,皆是用西域的硬木与镔铁打造,足以撞开寻常城门。”

“很好。”李砚满意道,“再备五万支火箭,硫磺与硝石多带些,必要时可火烧城门。”

他记得前世的历史,蒙古人西征时常用火攻,对付那些顽固的城池格外有效。如今用来攻打秦陇的藩王城,正好合适。

安排完这些,李砚走出大帐。夕阳正沉,将磐石城的城墙染成一片金红,城外的校场上,士兵们正在操练,喊杀声震耳欲聋。那些新整编的辅兵穿着破烂的铠甲,在老兵的呵斥下练习列阵,眼神里既有恐惧,也有对军功的渴望。

“他们会是南下的利器。”李砚低声道。这些辅兵多是西域的异族,在军功制的诱惑下,会比草原士兵更加凶狠,也更不在乎杀戮——反正死的是中原人,与他们无关。

远处的山坡上,左右贤王的旗帜在风中飘扬。那是他立的靶子,也是他的刀。只要这两把刀足够锋利,能替他扫平西陲与南疆的障碍,他不介意让他们多沾些血。

至于那些教义争端、信仰冲突,李砚从不在乎。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信仰都是纸糊的。左右贤王会用屠刀告诉那些“死忠”,什么叫现实;南下的铁骑会用战功告诉中原藩王,什么叫天命所归。

他抬头望向南方,秦陇的方向被暮色笼罩,却仿佛能看到那里的城池、粮仓和铁矿。用不了多久,神鹰部的马蹄就会踏遍那里的土地,将那些纷争不休的藩王彻底碾碎。

“准备南下吧。”李砚对身边的亲卫说,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亲卫领命而去,大帐外的号角声骤然响起,悠长而雄浑,像是在宣告一场新的风暴即将来临。

李砚知道,南下秦陇只是开始。一旦占据那里,关中、中原便触手可及。到那时,他或许会学着中原皇帝那样建立王朝,或许会继续做他的草原大可汗,但无论如何,这片土地都将迎来新的秩序——用铁与血铸就的秩序。

夜色渐深,磐石城的灯火次第亮起,像一颗颗镶嵌在草原上的星辰。中军大帐的火焰依旧燃烧,映照着那张标注着无数红圈的地图,也映照着李砚眼中熊熊燃烧的野心。西征未竟,南图已始,属于神鹰部的扩张之路,还在延伸向更遥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