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轻徭聚民心

百姓们自发地在村口竖起李砚的生祠,香火缭绕,比祭祀祖宗还要虔诚。那些曾经对“胡人皇帝”心存疑虑的中原士子,也在这道旨意面前彻底放下了芥蒂——连徭役都能免除,这样的君主,比苛政猛于虎的周室强太多了。

免除徭役的效果立竿见影。北方的水利工程进度加快了一倍,因为工匠们都是拿工钱干活,砌墙的砖缝比从前整齐了许多;百工营招募的工人络绎不绝,连江南的工匠都闻风而来,使得新船的建造速度大大提升;甚至连军饷的发放都顺畅了不少,因为百姓们愿意将粮食卖给官府,换取现钱。

“陛下这一步棋,走得太妙了。”秦老儒看着户部呈上的新账簿,眼中满是赞叹,“免除徭役后,粮税的收缴率反而提高了,百姓们说‘陛下不亏咱,咱也不能亏陛下’。”

李砚哈哈一笑:“民心就是如此,你对他们好一分,他们便还你十分。大秦要的不是一时的霸业,而是百年的根基,这点‘小钱’,花得值。”

他的空间也随着这股“民心”悄然扩张。起初只是能放下几间屋子的大小,如今竟能容纳下一座小型牧场——百工营改良的夏尔马与汗血宝马杂交的良种马,就养在里面;西域送来的狮子、长颈鹿,也在空间里找到了更舒适的栖息地;甚至连他收集的各种猫,都在空间里开辟了一片“猫乐园”。

“这空间倒是越来越实用了。”李砚偶尔会进入空间,看着里面生机勃勃的景象,心中感叹。或许是民心汇聚的力量,或许是灯塔水母的影响,空间的扩张似乎与大秦的强盛息息相关。

这日,李砚正在空间里查看新培育的土豆品种,内侍匆匆来报:“陛下,江南的周室皇帝派使者来了,说愿意献上长江以北的所有城池,只求陛下保留江南半壁,与大秦永结盟好。”

李砚从空间里走出,将沾着泥土的手擦干净:“告诉使者,想要结盟可以,让周室皇帝亲自来长安朝拜,江南的赋税需上交三成,水师战船全部交由大秦接管。否则,免谈。”

他知道,周室已经撑不住了。免除徭役的消息传到江南后,无数百姓偷渡江北,连周军的士兵都开始逃亡,再加上北洋水师的封锁,江南的物资日益匮乏,早已是强弩之末。

使者回去后,江南陷入了一片混乱。周室的皇帝在投降与抵抗之间摇摆不定,藩王们则各怀鬼胎,有人偷偷派人与大秦联络,想保住自己的封地。

李砚却不急着逼迫,只是下令水师加强巡逻,同时让地方官继续接纳江南流民。他知道,用不了多久,江南就会像熟透的果子,自动落到他手里。

夕阳下,李砚站在长安的城墙上,望着南方的天际。北方的田野里,新一季的土豆正在茁壮成长;长安的市集上,西域的香料与江南的丝绸摆在一起叫卖;兽苑里,长颈鹿悠闲地啃着树叶,波斯猫在他脚边蹭来蹭去。

这江山,这岁月,都在按他的节奏缓缓流淌。军功爵制度仍在运转,无数人为了前程奔赴四方;轻徭薄赋的政策深入人心,百姓们用汗水浇灌着土地;江南的统一近在咫尺,却不必沾染太多鲜血。

当皇帝,确实可以很简单。只要抓住人心,守住根本,剩下的,交给时间就好。

李砚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属于大秦的盛世,才刚刚拉开序幕。而他,有的是时间,去见证这一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