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们连滚带爬地答应,王贲却没放他们走,而是留作人质,派亲兵押着他们的随从回去送信。
三天后,波斯都城的城门果然开了。国王带着文武百官跪在城外,献上了象征王权的金冠。王贲率军入城时,看到百姓们虽然惶恐,却没有反抗——他们早已听说过大秦的政策:投降不杀,还能保留土地和财产,甚至能通过军功获得爵位。
“在城里设立行省,任命波斯贵族为副职,配合大秦官员治理。”王贲下令,“开仓放粮,告诉百姓,凡参加秦军或参与商路建设者,免三年赋税。”
消息传开,波斯百姓果然安定下来。不少年轻人大胆地报名参军,他们听说秦军的军饷是波斯军队的三倍,还能分到土地,自然愿意卖命。
就在王贲平定波斯的同时,南洋的海面上,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在破浪前行。
“将军,前面就是吕宋岛了!岛上的土着据说很凶悍,还吃人呢!”了望手在桅杆上大喊。
舰队统领郑和(李砚从江南招揽的航海世家子弟,被赐姓郑)站在“镇海号”的甲板上,手里拿着李砚绘制的简易海图。他不像王贲那样勇猛,却心思缜密,最擅长用贸易和威慑相结合的方式征服异域。
“把‘礼物’抬上来。”郑和下令。
士兵们抬着几箱玻璃器皿、香皂和棉布走上甲板。这些在大秦不算稀奇的东西,在南洋土着眼里却是“神物”。
舰队靠近吕宋岛时,果然看到岸上站着手持长矛的土着,对着船队嘶吼。郑和没有下令开炮,而是让士兵把玻璃珠、小块香皂扔到岸上。
土着们起初警惕,看到那些晶莹剔透的珠子和散发着香气的“方块”,渐渐放下了敌意,纷纷争抢起来。
“派十个会说南洋话的士兵登陆,告诉他们,我们是大秦的使者,来做生意的,不是来打仗的。”郑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