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基业固

“陛下,这测水网连带着传讯鹰,能让长安在半个时辰内收到黄河的水位警报。”清虚道长指着沙盘上的铜网模型,“就算哪处堤坝出了小纰漏,我们也能及时派兵修补,绝不会酿成大患。”

李砚点点头,目光落在沙盘上的锁河大阵。经过这几个月的运转,阵法与黄河地脉已彻底融为一体,圣人桩的怨气与河底凶煞的对抗渐渐平稳,不再像最初那般激烈,反而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让地脉更加稳固。

他偶尔会“听”到圣人桩里传来的微弱嘶吼,那是战犯们残存的意识在挣扎,但很快就会被阵法的力量压制下去。李砚从不为他们惋惜,这些双手沾满鲜血的人,能以这种方式为黄河安澜尽最后一份力,已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随着黄河的稳定,中原的经济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黄河故道成了新的水运干线,商船从渤海湾出发,顺着河道能直达关中,比陆运节省了一半的时间和成本;沿岸的渡口变成了繁华的集镇,客栈、货栈、铁匠铺一应俱全,连西域的胡商都慕名而来。

“陛下,户部统计,今年中原的粮食产量比去年翻了近一倍,光是黄河两岸就贡献了三成。”户部尚书的奏报里满是喜悦,“国库的粮仓都堆不下了,要不要开仓放粮,或者用来跟西域换些良马?”

李砚翻看着奏报,嘴角泛起笑意。他知道,这只是开始。随着锁河大阵的持续运转,随着护堤林的不断生长,随着百姓对土地的精耕细作,黄河两岸迟早会变成大秦最富庶的区域。

这日,李砚接到了美洲传来的急报——三皇子李屿不仅平定了当地的巫术叛乱,还发现了一处巨大的金矿,矿脉的走向正好与之前勘察的银脉相连,若是开采出来,足以让大秦的国库再翻一番。

“让他先别忙着开采。”李砚在奏报上批注,“派玄道司的术士去看看,金矿的地脉与银脉是否相连,开采会不会引发地动。另外,让他从美洲运些高产的玉米和土豆种子回来,种在黄河两岸的沙土地上,看看能不能适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始终记得,治理黄河不仅是防洪,更是要让这片土地真正造福百姓。粮食、矿产、交通……这些才是支撑帝国运转的根本,比虚无缥缈的功绩重要得多。

秋汛来临时,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往年这个时候,黄河两岸早已严阵以待,百姓们拖家带口往高处迁,士兵们日夜守在堤坝上,生怕一个浪头就冲垮了防线。但今年,沿岸的百姓该种地种地,该经商经商,连孩子们都在护堤林里追逐嬉戏,仿佛忘了黄河曾是洪水猛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