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龙契通

养龙池的晨光总带着几分温润。李砚立于唤龙台,指尖轻叩陨铁台面,龙契符文便泛起淡金色涟漪。池中的青色蛟龙似有感应,摆尾掀起丈高水幕,水幕落下时竟化作细碎的灵雨,洒在池边的龙涎草上,草叶顿时舒展,吐出晶莹的露珠。

“陛下,西域都护府奏报,说昆仑山的冰脉有异动,恐有雪崩隐患。”内侍捧着奏疏,声音被灵雨洗得清亮,“都护使问是否要调派工匠加固驿道。”

李砚接过奏疏,目光掠过池中那条带角的冰蛟。这蛟龙自契约后,鳞片上的冰纹愈发清晰,周身总萦绕着淡淡的寒气,与昆仑山的冰脉隐隐共鸣。他心念微动,冰蛟便游至台前,仰头轻啸,喷出一缕白雾,落在奏疏上。

白雾散去,奏疏上竟浮现出昆仑山的地形轮廓,其中一处山谷被冰晶标注——正是冰脉异动的核心区域。“让都护府按此图疏导冰脉,再让冰蛟去一趟。”李砚将奏疏递回,“它的寒气能暂时稳住冰脉,比工匠的法子管用。”

内侍领命而去。冰蛟似已明白使命,在池中盘旋三圈,撞开池边的暗门——那是玄道司专门为蛟龙开辟的通道,连接着长安城外的水系,可直达西域。看着冰蛟的身影消失在暗门后,李砚嘴角泛起笑意。契约蛟龙的妙用,正在于此——它们不仅是养龙池中的灵物,更是能为帝国奔走的“龙使”。

这并非冰蛟首次出任务。上月江南水灾,青色蛟龙沿运河而下,用龙气疏导洪水,让灾情减轻了三成;金色蛟龙曾潜入黄河,用鳞甲刮去河底的淤泥,使河道加深了丈许,航运效率大增。百姓们虽不知蛟龙存在,却都念叨着“天公作美”“河神庇佑”,实则都是这些龙使的功劳。

随着蛟龙与帝国的联系日益紧密,养龙池也成了大秦的“灵枢枢纽”。玄道司的术士在此观测龙脉流动,工部的工匠依据蛟龙的活动轨迹改良水利,甚至户部核算粮产时,都会参考金色蛟龙反馈的黄河流域灵气浓度——这灵气浓度直接关联着亩产,比往年的农册精准百倍。

“陛下,百工坊新制了‘龙鳞甲’,请您过目。”工部尚书捧着一副铠甲前来,甲片泛着青金色光泽,细看竟与养龙池中蛟龙的鳞片纹路一致,“这是用蛟龙自然脱落的鳞甲混合玄铁打造,轻便如绸,却能抵挡刀剑,连术士的火球符都烧不透。”

李砚接过甲胄,指尖抚过甲片。龙契符文在甲片上流转,与他体内的龙气共鸣,传来温润的触感。“给镇魔司的巡捕郎们都换上。”他掂了掂甲胄重量,轻得几乎感觉不到,“让周烈带一队人去试试,看看能否抵挡域外妖物的攻击。”

工部尚书刚走,清虚道长便匆匆赶来,手里拿着块水晶镜,镜中映着澳洲兽园的景象——那里的巨兽们正躁动不安,赤焰狮的鬃毛燃烧得比往日旺盛,黑晶熊不断用熊掌拍打地面,似在感应什么。

“是澳洲的地脉在震颤。”清虚道长指着镜中一处火山,“术士观测到火山口有黑气溢出,恐有上古凶兽要破封而出。”

李砚看向池中那条黑色蛟龙。此龙自血脉觉醒后,鳞甲愈发漆黑,游动时总带着股沉凝的威压,与澳洲的地脉气息最为契合。“让黑龙去一趟澳洲。”他沉吟道,“再传信给兽园的看守,让巨兽们配合黑龙,务必将凶兽镇压在火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