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蚕食计

李砚接过密报,随手丢在烛火里。“死得好。”他语气平静,“他们的骑士不是喜欢冲锋陷阵吗?那就让他们在战场上杀个痛快;他们的主教不是说上帝会保佑吗?那就让上帝看看,他的信徒是怎么在瘟疫里腐烂的。”

他从不觉得自己残忍。在他看来,这片土地的灵气有限,只能滋养炎黄子孙。那些异族就像田地里的杂草,若不除尽,迟早会抢走庄稼的养分。他现在做的,不过是在“除草”而已,用最省力、最彻底的方式。

这种消耗,不仅体现在人口上,更体现在文化上。李砚下令,大秦境内只准使用汉字,只准说汉话,只准祭祀炎黄二帝。凡敢保留异族文字、语言、信仰者,轻则流放,重则处死。

西域的胡商想要在长安做生意,必须先学会写“秦”字;南洋的使者想要觐见,必须用汉语行礼;甚至连被俘虏的蛮族孩童,都要送到长安的“同化院”,被教养成“大秦人”,忘记自己的血脉。

“同化院的孩童,今年又有三百人通过了考核。”礼部尚书前来禀报,递上名册,“他们现在只会说汉话,读汉书,连自己的蛮族名字都记不得了。”

李砚翻看名册,上面的名字都是“秦忠”“秦孝”之类的汉人名字。“赏他们每人一套《孝经》,再把他们分到各地的军户里,让他们跟着士兵杀敌——杀他们以前的族人。”

礼部尚书领命而去。李砚知道,彻底消灭一个族群,不仅要消灭他们的肉体,更要消灭他们的记忆。当最后一个记得自己是“蛮族”“印度人”“欧洲人”的人死去,这片土地上,便只剩下炎黄子孙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的儿子们,也在各地执行着这一计划。青王李瑾在青州推广汉人的农耕技术,让迁徙来的异族放弃游牧;炎王李瑜在西域修建汉式城池,将胡人部落拆散安置;分封在美洲的皇子,正带着神鹰和狼族,猎杀那些反抗的印第安部落,将他们的土地分给从中原迁去的汉人。

“美洲的金矿,今年又开采了十万两。”户部尚书奏报,“那些印第安人,要么死在了矿洞里,要么就跑进了深山,被神鹰抓得尸骨无存。”

李砚点点头。美洲和非洲是他为炎黄子孙准备的“后备粮仓”,那里的异族必须清除干净,才能让汉人安心迁徙。至于澳洲,早已成了真正的“动物园”,除了看守兽园的士兵,再无其他人类,只有那些被驯服的巨兽在草原上奔跑。

为了确保“蚕食计”顺利进行,李砚早已封锁了大海。玄道司的术士在各大洋的关键位置布下“锁海阵”,凡非大秦的船只靠近,都会被阵法掀起的巨浪吞没;镇魔司的巡捕郎驾着“龙鳞船”在海上巡逻,船上的“破邪炮”能轻易击沉任何敢于闯关的异族船只。

“昨夜又有艘欧洲的商船想闯过马六甲,被龙鳞船击沉了。”水师统领前来禀报,“船上的货物都捞上来了,是些香料和宝石,还有几十名传教士,都喂了鲨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