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天下沉

“死的人越多,灵气就越盛。”李砚对身旁的波斯舞姬说,她正为他剥着葡萄,指尖涂着蔻丹,是用欧洲贵族的鲜血调的,“就像耕种,不把杂草除尽,庄稼怎么长得好?”

舞姬听不懂太深的道理,只知道点头浅笑,将剥好的葡萄喂到他嘴边。这便是他要的效果——她们只需美丽、温顺,像精致的花瓶,装点他这漫长而孤寂的岁月。

午后,李砚去了“百戏园”。今日表演的是欧洲的“火刑舞”,几名金发舞女被绑在木桩上,周围堆着干柴,却不点火,只让她们在木桩上跳舞,脚下是烧红的烙铁。舞女们的脚被烫得冒烟,却不敢停,只能强忍着剧痛扭动,引来阁内贵族的哄笑。

“这舞是从罗马的角斗场学来的,陛下觉得如何?”陪同的吏部尚书谄媚地问。

李砚靠在软榻上,漫不经心道:“差了点意思。让她们唱大秦的《诗经》,唱不出来就真点火。”

舞女们吓得面无人色,哆哆嗦嗦地开口,用生硬的汉语唱着“关关雎鸠”,曲调走得不成样子。李砚却笑了,不是因为好听,而是因为这荒谬的反差——昔日不可一世的罗马人,如今竟要在他面前,用走调的汉歌唱出臣服。

百戏园的角落里,跪着几个刚从非洲押来的黑奴,他们将被用来表演“人狮斗”,作为明日的余兴节目。黑奴们眼神麻木,仿佛早已知道自己的结局。李砚瞥了一眼,便移开目光——他们连当“花瓶”的资格都没有,只能作为最低贱的玩物,在血腥中死去。

傍晚时分,周烈从前线传回密信,说在法兰克的城堡里找到了一批古籍,上面记载着欧洲的炼金术。“让玄道司的术士看看,有用的就留下,没用的……”李砚顿了顿,“烧了给黑奴当取暖的柴火。”

他从不关心异族的文化,对他而言,那些古籍与废纸无异。真正有价值的,是欧洲的金矿、铁矿,是那些能为大秦基建卖命的奴隶,是能滋养气运金龙的鲜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夜幕降临时,李砚在养龙池边设宴。池中的蛟龙被特制的“醉龙草”迷得昏昏沉沉,鳞片在灯笼的映照下泛着七彩光晕。西域舞姬跳着胡旋舞,印度舞娘弹着琵琶,欧洲舞女唱着改编的汉曲,丝竹之声与蛟龙的低吟交织,汇成一曲靡丽的夜宴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