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刚一露面,他眉宇间的烦躁便悄然散去,无形的道韵从珠身漫出,这般气息,唯有踏入化神顶点的真君才能勉强察觉。
望着舍利不禁呢喃道:“方丈,小僧心中又有看不清的时候了。”
“摇摆不定的抉择最终会使犹豫者沉沦,这是您曾经教授于小僧的,但窥探因果的视线模糊了。”
“缘分本已尽,小僧所渡者已达岸边,晦舟如我所料者虽有慧根但无佛缘,本已是小僧所料。”
“但命门的门主却出言让晦舟留在此地,窥探命运的存在道出命运的必然,小僧亦如曾经的愚笨。”
“五年光阴流逝,小僧依旧不知晦舟究竟是否可修佛,哪怕依旧不知不感不悟,只望晦舟不会沉于苦海。”
言罢,他将舍利收回怀中,浮空盘膝而坐,指尖结印,佛经的字句从唇间溢出。那托着晦舟的佛力依旧轻柔,像护住了一团易碎的晨光。
这山间的平静背后,是中洲的宏大格局。
中洲中心的王庭,曾是那位如太阳般照耀众生的王的居所,由命门与天机阁共同守护。
王庭的周围是七道如同巨物沉睡在这片土地的山脉,在这七条山脉上驻扎着更恐怖的庞然大物,中洲七宗。
天因寺便是这其中之一,始于西洲的佛山。
天因寺中的和尚这么少是有一定原因的,相比于四大圣地中佛山来说,天因寺比不了,但还是挺有分量的。
所以天因寺从不是求缘拜佛之地,比起西洲佛山的香火鼎盛,天因寺更像高阶僧侣的清净道场。
这里僧人寥寥,修为却个个高深,甚至有两位证道的天人道尊。
若遇有佛缘的生灵上山,寺中从不会留下培养,只会送往西洲佛山教化。
但晦舟是一个个例,没有佛缘自己身为方丈却将他留在寺内,这本就是将他推入苦海。
可既已做了决定,便要担起这份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