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逸发现的那零点零三毫米的叶纹分叉,如同在他平静无波的退休湖面上,投下了一颗带着问号的小石子。这微不足道的异常,却成功勾起了他久违的、属于研究者(或者说强迫症患者)的探究欲。
他暂时搁置了其他日常娱乐项目,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对这片“异常叶片”的观测与分析中。退休堡垒的日常节奏,因此出现了一丝微妙的偏重。
晨间 · 定点观测升级
每天的晨间视察,重点完全集中在了那片出现分叉的左一新叶上。云逸不仅用“量天尺”测量其物理尺寸,用神识扫描其灵韵图谱,还动用了之前觉得麻烦而很少使用的“显微灵瞳术”(一种能将物体放大数百倍进行观察的小法术)。
透过灵瞳术,叶脉的微观世界在他眼前展开。那星辉纹路并非简单的线条,而是由无数更加细微的、如同星辰光点般的灵能结构串联而成。而那处“分叉”,在微观层面,更像是两股原本并行流淌的星辉灵能,在某个节点产生了极其细微的“溢流”或“交汇”,形成了一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新的支流。
“是能量过盛导致的自然分流?还是受到了某种特定频率的灵韵刺激?”云逸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他排除了光照、水分、调和散比例等常规因素,因为这些数据他都严格记录在案,并无明显变化。
上午 · 专项文献检索
上午的阅读时间,也变成了针对性的文献检索。他不再漫无目的地看杂书,而是专门从“学费”堆里翻找所有可能与“灵植叶脉变异”、“星辰之力对草木影响”、“能量微观传导”相关的玉简和典籍。
他甚至让李清风去宗门藏经阁,将所有关于灵植培育、尤其是涉及变异和能量异常的藏书副本都搬了过来,在角落里堆成了一个小山。
《草木灵枢详解》、《星力灌注与植株异变案例集》、《微观灵能流变论》……一本本或古老或生僻的典籍被他快速翻阅。他看得极其专注,偶尔遇到可能相关的论述,便会停下来,与“小星星”叶片的现象进行对照验证。
午后 · 对照实验设计
下午茶时间,投喂依旧,但云逸的心思明显不在享受茶点上。他一边机械地喝着茶,一边在脑海中设计着各种“对照实验”。
“或许可以尝试在子时月华最盛时,用聚焦阵法给这片叶子单独补充一丝月华,观察其反应?”
“或者,调整一下这片叶子周围息壤之精的灵力输出,看看是不是局部能量场过强导致的?”
“再不然,是不是该引入一个‘对照组’?比如在另一片健康的叶子上人为制造一个类似的能量节点?”
他想得入神,连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