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何去何从

本心即可 淡淀是哥 2651 字 4天前

第39章:何去何从

山谷间的血腥气被连日的山风吹散,焦黑的土地上也冒出了点点新绿,仿佛大自然正以它独有的方式,竭力抚平那场惊天大战留下的疮痍。青山镇恢复了往日的宁静,镇民们从癫狂的幻术中苏醒,带着劫后余生的茫然与庆幸,继续着琐碎而真实的生活。只是,那场几乎颠覆一切的灾难,以及力挽狂澜的七位“异乡人”,已成为小镇口耳相传中带着敬畏与感激的传奇。

然而,外界的风波平息,内心的抉择却刚刚开始。

赵青山那间算得上宽敞,此刻却显得有些拥挤的院落里,七人围坐在石桌旁。桌上摆着江怀柔沏的安神茶,氤氲的热气袅袅升起,却驱不散空气中那几分难以言喻的沉凝。

打破这片沉默的,是远处官道上由远及近的急促马蹄声,以及随之而来、清晰可闻的传令声。

“圣旨到——前摄政王萧少峰、镇北将军赵青山接旨——”

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皇家威仪,穿透了简陋的篱笆墙,清晰地敲在每个人的耳膜上。

院内瞬间落针可闻。

萧少峰端着茶杯的手稳如磐石,连一丝涟漪都未曾泛起,他深邃的目光掠过身旁的韩书澜,与她交换了一个只有彼此才懂的眼神,那里面没有惊讶,只有早已料定的平静,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对过往尘埃的最终审视。

赵青山的脊背下意识挺得更直,那是多年军旅生涯刻入骨髓的反应,但他宽厚的手掌,却悄然覆盖住了身旁江怀柔微微蜷起的手指。江怀柔感受到他掌心传来的温热与一丝紧绷,抬眼望去,只见他浓眉微蹙,望着院门方向,目光复杂,有对旧日生涯的本能回应,更有对眼前安宁的深深眷恋。

徐楠亦面无表情,只是放在膝上的手微微收紧。岑雨柔则撇了撇嘴,毫不掩饰地翻了个小小的白眼,伸手拽了拽徐楠亦的衣袖,低声道:“麻烦来了。” 她对这些庙堂之上的事情天生缺乏好感。

韩书澜轻轻放下茶杯,眸光清亮,扫过众人,最终与萧少峰的目光交汇,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片刻后,院门开启。为首的是一名身着绯色官袍、面白无须的内侍,神态恭敬中带着几分小心翼翼,他身后跟着一队盔明甲亮的禁卫,手捧黄绫覆盖的托盘,上面隐约可见金印、紫绶与官服。

“王爷,赵将军,诸位义士,”内侍尖细的嗓音带着恰到好处的谦卑,“逆贼云遮半伏诛,其罪状已然昭告天下。陛下深感王爷昔日蒙冤,将军忠直被贬,特此下旨,为王爷昭雪,恢复王爵,加封摄政亲王,总领朝政。赵将军官复原职,加封镇国公,赐丹书铁券。陛下言道,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望王爷与将军能以江山社稷为重,回朝匡扶君上,安定天下。”

内侍展开明黄的圣旨,朗声宣读。词藻华丽,恩宠备至,几乎将所能想到的荣华与权柄都堆砌在了萧少峰与赵青山面前。恢复名誉,加官进爵,执掌权枢……这是多少士子武将梦寐以求的终点。

禁卫将托盘奉上,那代表着无上权力与荣耀的金印紫绶,在春日并不算炽烈的阳光下,反射着刺目的光芒。

空气仿佛凝固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萧少峰和赵青山身上。

萧少峰缓缓站起身,他没有去看那诱人的金印,而是转向那内侍,神色平静无波,声音低沉而清晰:“有劳天使奔波。陛下隆恩,萧某……感念于心。”

他微微一顿,这一顿,让那内侍的心提了起来,也让院中其他人的呼吸稍稍屏住。

“然而,”萧少峰继续道,语气没有丝毫波澜,“昔日宫墙内的翻云覆雨,朝堂上的尔虞我诈,萧某早已倦怠。血染阶前,知己凋零……那种滋味,一次便已足够。” 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眼前的众人,看到了那遥远皇城中,琉璃瓦下森冷的白骨与暗红的血迹。“这摄政亲王之位,权柄虽重,却非我所愿。请天使回禀陛下,萧少峰……唯愿做一山野闲人,粗茶淡饭,了此残生。朝中英才济济,不乏栋梁,少峰一介倦旅,实不敢再居高位,徒惹纷争。”

他的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内侍心中激起惊涛骇浪。拒绝?竟然是如此干脆利落的拒绝?那可是摄政亲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内侍张了张嘴,还想再劝,但对上萧少峰那双深不见底、却带着不容置疑决绝的眼眸,所有的话都卡在了喉咙里。那眼神里没有虚伪的推辞,只有看透世事的淡然与疏离。

内侍只得将希冀的目光投向赵青山:“赵将军,您……”

赵青山深吸一口气,也站了起来。他身形魁梧,站在那里便如一座铁塔,此刻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释然。他抱拳,声音洪亮,带着军人特有的直率:“末将多谢陛下厚爱!只是……”他侧头,看向身旁也随之站起的江怀柔,眼中流露出铁汉的柔情,“昔日直言进谏,非为求名,只为心安。被贬归乡,初时或有愤懑,但如今……”他握紧了江怀柔的手,声音低沉了几分,“与心爱之人,守这方寸田园,救死扶伤,平安度日,方知人间至乐何在。边关风雪,朝堂风波,青山……亦不愿再涉足。这镇国公之位,请陛下另择贤能。赵青山,愿永为青山镇一庶民,守护此间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