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八卯时,张勤照例的每月一日去太医署点卯坐班。
太医署正堂飘着苦艾熏烟。
周署令将岭南道八百里加急公文推过案几:“桂州十七县痘疫横行,已亡百童。”
他指尖点着疫情图,“陛下令雍州之外推广牛痘,然婴幼接种年限未定。”
张勤展开太医院记录簿,见上面批注“三岁方宜种痘”。
他沉吟片刻:“下官观杏儿近日抓握有力,满岁孩儿气血已通。”
取朱笔在空白处画了道曲线,“首接种后隔两月复种,如筑堤防溃。”
周署令捻须:“昔年《肘后备急方》载‘小儿五脏弱,未可遽攻’。”
张勤即答:“牛痘非人痘,毒性减七分。且今夏燥热,痘浆活性最足。”
他令书吏取来痘苗样本。
琉璃瓶中牛痘痂皮浮在药液里。
“岭南湿热,婴孩易发湿疹。”医监插话。
“若疹痘相冲,恐生变症。”张勤取银针蘸痘液,在宣纸点出斑痕。
“可先试臂。取肩井穴下三分处,划痕如米粒大。”
他忽想起什么,“产妇若哺乳,种痘后需停乳三日。”
午时验看痘苗时,张勤特意要求称量痂粉。
药童持铜秤称出每份毫厘重量,他批注:“婴童用量减半,以麦秆蘸粉划刺。”
周署令见状叹道:“前年杜曲里及雍州府内种痘,全凭手感。张丞此法,倒似炼丹称金。”
辰时初定策,张勤提议分三批试行:满岁健儿先种,体弱者延至两岁,湿疹患儿待愈后补种。
他绘制的接种图谱上,标注了“暑天忌灸”“寒天宜敷”等要诀。
周署令取来青藤纸,张勤磨墨执笔,写下《请推广牛痘法奏》。
首行“臣闻岭南道痘疫”数字方成,署令忽按腕:“‘婴满岁可种’句,是否改作‘年周齿健者宜’?”
张勤会意,提笔润饰为“齿满十二、步履稳者”。
录事誊抄时,周署令取太医令银印,在年月日处押朱。
张勤奉上太医丞铜印,双印并列如日月。
文书装入青布函,骑缝处糊上紫胶泥,周署令以拇指摁出涡纹。
并在文书封面写楷书“急”,画圈并小字书太医署。
午时初,公文送至中书省。
当值的中书舍人杨师道展卷细读,朱笔在“停乳三日”旁批“恐引民怨”,另附浮签建议“可改作‘暂缓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