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可能转为敌视。
这是高育良不愿、也承担不起的。
即便知道这艘船可能沉,但此刻——他不能轻易放手。
这也并非他一人能够割断的,此刻便可见祁同伟的果决。
他们在海外的资产,皆由祁同伟打理。
他在外头的儿子,由小凤带着。
高育良清楚祁同伟通过山水集团备好了资金。
这些事他不知情,也不愿过问。
此刻赵立春的话,令高育良久久凝视着祁同伟。
他初次意识到,这位门生,
竟背着他做出了如此重大的决断,一个可能令他们自毁前程的决定。
祁同伟略作迟疑,继而开口:
“是的,在大风厂事件之后,
我便退出了山水集团。
此时,
我不能冒险,我与瑞龙不同,
我必须活着,一旦查出关联便是死路一条。
我不敢保证您是否会施以援手,因此选择与赵瑞龙切割。
但与您,是无法切割的。
您是我的老上级,是老师的伯乐。
纵使我与瑞龙闹得再僵,我们仍是您的麾下。
这一点,无法改变。
因此,此事还望您能体谅。
毕竟眼下,我们内部不能再出乱子。”
话音落下,高育良心中暗赞一声。
祁同伟这番话,说得极有水准。
这不仅是简单的解释,更是对局势的剖析。
更深一层,是在含蓄地表明:
大家是分不开的集体,这句话的分量最重。
这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高育良不是李达康。
两人的羁绊太深,非三言两语能说清。
所以此刻,祁同伟的话,
也算是一种变相的亮剑,令赵立春无法明言的亮剑。
不过赵立春亦是老谋深算,当即有了制衡之策,
只短短一句,便令祁同伟心境大乱。
小主,
只听电话那头赵立春略带关切地问道:
“同伟,你做得不错。
对了,你退股的事,
你老师高育良可知情?”
此言一出,祁同伟与高育良的视线交汇一处。
高育良明白,此刻自己不该流露情绪。
然而,他控制不住地露出一丝错愕。
虽迅速调整,朝祁同伟信任地点了点头,
但仍明显看出,祁同伟神色有异。
只听得他口中艰涩答道。
“我没告诉老师。”
赵立春在电话那头既羡慕又欣喜。
羡慕的是高育良竟有这样出色的学生——有这样的弟子辅佐,将来的省长生涯该多么顺遂。
若自己也有这般助力,此刻怎会腹背受敌。
而欣喜的是,他一句话就切中了要害。
文人相轻,总带着多疑的毛病。
此刻的祁同伟显然是背着高育良行事,但对高育良而言,隐瞒就是一种背叛——这正是文人官员最脆弱的命门。
这也是对祁同伟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