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事与愿违,最终未能如愿。
这次侯亮平空降汉东,最高兴的莫过于高育良。
他人还未到,高育良已在心中铺好路,想将他推上检察长的位置。
然而现实,却狠狠给了他一记耳光——
侯亮平来了之后……
高育良发现侯亮平从未主动找过他,一次都没有。
就连工作汇报也未曾有过,偶尔在省委大楼相遇,也只是简单打个招呼。
这让高育良感到错愕——当年在学校时,他对侯亮平的器重可谓不遗余力。
那时祁同伟刚卸任学生会主席,他在陈海与侯亮平之间犹豫不决,最终选择了侯亮平。
要知道,那时的学生会主席几乎等同于仕途的通行证,除了被调往山区的祁同伟是个例外,其他历任无不从省级单位起步。
可以说,侯亮平能有今天的职位,最初离不开高育良的扶持。
然而侯亮平来到汉东后,竟对他不理不睬。
更过分的是,此人屡次未经声明就以他的名义抓人,特别是欧阳菁事件,让李达康看他的眼神几乎喷火。
而始作俑者侯亮平却像个没事人般扬长而去,连声招呼都不打。
想到这些,高育良只觉心寒。
他沉声对祁同伟说道:“同伟,你正处在关键时期。
对侯亮平不必顾忌什么,若他妨碍工作,直接调走便是。
此人的行事作风问题太大——在京城我们管不着,但在汉东绝不能任由他胡来。
当初我担任政法书记时,念及师生情分也就忍了。
可你不同,说好听的你是他师兄,说直白些不过校友关系,没必要为他影响工作。”
说出这番话,高育良心如刀绞。
他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初心,心底仍把自己当作老师,这也是汉大帮日益壮大的原因。
如今要让祁同伟去制约侯亮平,实在比责罚自己更难受。
但这就是政治,不得不为。
两害相权取其轻。
何况如今的祁同伟于他而言早已超越普通弟子——不仅是利益共同体,那份情感羁绊更非旁人能比。
听着老师的嘱托,祁同伟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触动。
祁同伟从未明说,可凭借前世的记忆,他清楚地知道高育良真正看重的其实是侯亮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因此,当此刻听到高育良的那番话,他还是忍不住心头一热。
祁同伟咧嘴笑了笑,对高育良说道:
“老师,在来见您之前,我刚把侯亮平狠狠批评了一顿。
别的暂且不提,他打着您的旗号去给沙瑞金当枪使,这一点我实在无法理解,也十分不满。
毕竟眼下不是小事,他做的所有事,别人都会算到您的头上——沙瑞金得罪的人,账最终都会记在您身上。
这是我最不能接受的。
今天他还打算强行审讯刘新建,陆亦可已经汇报到我这儿了,我就让他来见我。
好好讲道理他不听,我只能严厉斥责他,并且警告他:再有下一次,我就把他调走。
现在田封义刚调去油气集团,作协主席的位置还空着。
他要是再乱来,我就只能麻烦老师您,给他‘升升官’了。”
听到“升官”这话,高育良先是一愣,随后放声大笑。
祁同伟这番话,实在对他的胃口。
至于田封义调往油气集团的事,他并不细问。
他明白,祁同伟有自己的主张。
该让他知道的,祁同伟自然会告诉他;不必让他知道的,祁同伟也不会拿来烦他——这正是祁同伟的优点。
忽然间,高育良像是想起什么,开口问道:
“同伟,你觉得陆亦可怎么样?她的工作能力如何,你跟我说说。”
祁同伟当然知道那位老姑娘是高育良的外甥女,但他并不避讳,直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