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秘书出身,察言观色是看家本领,
此时正是他表现的机会。
就在众人等高育良发言时,李达康开口了:
“沙书记,您太谦虚了。
现在汉东的大好局面,全靠您一手推动。
要知道,如今的汉东
已非昔比。
自从您开展反腐打黑以来,
整个汉东面貌一新,
在全国都是变化最显着的地区之一。”
这一点上,育良省长的贡献不可忽视。
但沙书记您同样功不可没。
若不是您一路指引方向,也不会有今天的局面。
我们都要向您学习,
也要向育良省长学习,在这样一个时刻,
汉东需要的正是这种精神!”
此时的李达康,神情振奋。
这番话,同时捧了两位领导。
沙瑞金脸上虽然仍挂着笑意,
但神色已有些不悦。
李达康虽是在奉承,
可他自己心知肚明——
他来汉东以来,几乎没做什么实事,
光顾着内部斗争了。
李达康这话,简直像在打他的脸。
偏偏他还不能说什么,毕竟对方也是一番好意。
这时候要是出言解释,
反倒像是自己打自己耳光,他可拉不下这个脸。
高育良深深看了李达康一眼,心中了然。
这位老对手虽然站在沙瑞金那边,
但对自己,仍是表面和气、内里疏远。
自从上次赵立春来访之后,两人之间的态度就有了转变。
虽然依旧对立,但针锋相对的气氛
确实淡了许多,这并不容易。
刚才那场面,若不是李达康开口,
他就必须发言——这是规矩。
他不说话,没人敢继续。
李达康看似在打脸,实则是替他解围,
只是旁人看不出来罢了,只当他又在拍马屁,
完全没领会话中深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正是李达康的本事。
高育良环视一圈,开口说道:
“达康书记说得对,汉东能有今天的成绩,
全靠沙书记掌舵领航,这是汉东之幸,
也是我们大家的荣幸。
不过眼下,
还有件事需要沙书记最后把关——
就是那一百多个被冻结的人事安排,现在应该有进展了吧?
汉东现在急需处理这些问题,
其中有些干部眼看年龄就要到了,
我们不能再重演陈岩石同志那样的遗憾。”
高育良这一问,让沙瑞金措手不及,
他完全没料到话题会突然转到这上面来。
陈岩石的境遇,沙瑞金是清楚的。
当初赵立春对他心怀芥蒂,硬生生将他按在正厅的位置上,直到退休也没能享受到副部级待遇。
这成了陈岩石与赵立春之间矛盾的根源。
而此刻高育良的话,显然是在提醒沙瑞金:不要重蹈赵立春的覆辙,该关照老同志时就得关照。
沙瑞金紧紧盯着高育良,想从他眼中读出些什么,却一无所获。
这让他感到一丝挫败。
此时最坐立不安的,要数吴春林。
他没想到自己无心的一句话,竟被高育良当真,还在这样的场合提出被冻结干部的问题——这分明是在给沙瑞金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