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修筑驰道 帝国的血管

“车同轨”的诏令,如同一声发令枪响,宣告了帝国交通标准化的开始。但这仅仅是个开始。就好比你给全国所有的车辆都强制安装了统一规格的轮胎(六尺轨),但如果跑道本身还是坑坑洼洼的乡间土路、或者宽窄不一的羊肠小道,那这统一轮胎的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该颠簸还是颠簸,该堵车……呃,该堵马车还是堵马车。

咱们的始皇帝嬴政同志,作为一位极具前瞻性的“总工程师”,深谙“要想富,先修路”的朴素真理(虽然他的目的主要不是致富)。在拍板“车同轨”的同时,他脑子里那张宏大的“帝国基础设施建设蓝图”上,最核心、最耀眼的部分——**驰道**工程,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诏令下达后,整个帝国的工程机器,如同上满了发条,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规模轰然运转起来。

咸阳,将作少府官署。这里此刻的气氛,比战场前线还要紧张几分。

巨大的案几上,铺开着数张绘制在丝帛上的帝国疆域图,上面用朱笔画出了数条粗壮醒目的线条,如同几支利箭,以咸阳为中心,射向帝国的四面八方:一条向东,直指原齐、燕故地;一条向东南,通往楚地及新征服的岭南;一条向北,抵达边境重镇,连接长城防线;一条向西南,深入巴蜀……

这就是传说中的“驰道”规划图。

**将作少府**大人,这位帝国的“总建筑师”,正指着图纸,对麾下几位核心的**工程官吏**进行最后的任务部署。他眼圈发黑,声音沙哑,但眼神里却燃烧着一种近乎狂热的火焰。

“诸位!陛下钦定,驰道之制,必须‘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 他几乎是吼着重复皇帝定下的超高规格。

“五十步!”一个年轻官吏下意识地惊呼出声。秦制一步六尺,五十步就是三百尺,约合现在的六十多米宽!这宽度,别说跑车了,跑马练兵都绰绰有余!

“没错!五十步!”将作少府重重一拳砸在图纸上,“这不仅是路,这是帝国的颜面!是陛下的威仪!是军队的通道,是政令的跑道!必须宽阔、平坦、笔直,要让陛下的车驾在上面跑起来,感觉不到一丝颠簸,如同滑行!”

他继续解释细节:“‘厚筑其外’,意味着路基要打得极其坚实,分层夯土,务求千年不毁!‘隐以金椎’,是说要用铁夯(金椎)将路面夯实到看不见夯印的程度,平整如镜!道路两旁,每隔三丈(约七米)植树一棵,以为标界,亦可荫蔽行人!”

这标准,搁在现代都算高规格国道了,放在两千多年前,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级别的工程!

“工期紧迫!陛下要求,主要干线,必须在数年内贯通!”将作少府的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各郡县民夫征发名录已下达,工程所需石料、木材、工具,正在全国调集!诸位,此乃千古未有之伟业,亦是千古未有之重担!若有延误,你我项上人头,皆难保全!”

工程官吏们面色凝重,纷纷领命。他们知道,这将是一场与时间、与自然、也与人力极限赛跑的残酷战斗。

镜头转向关中的一个普通村落。初春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土地刚刚解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