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字条旁的最后减持

天地翻覆 时药翁 1619 字 5天前

他拿起红笔,在“北京朝阳CBD写字楼”旁边画了个叉:“就按我说的做,低于市场价5%挂牌出售,要求一次性付款,资金三天内转入伦敦离岸账户。告诉中介,不要议价,有人接手就成交。”

陈文博还想争辩,看着父亲坚定的眼神,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知道,父亲一旦做出决定,就不会轻易改变。这位经历过1997年金融风暴、见证过无数企业兴衰的老人,心中自有一把衡量风险的标尺,而那把标尺的核心,就是那张泛黄的字条。

离开父亲的办公室,陈文博虽然不情愿,但还是按照父亲的要求,联系了中介。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市场的关注。低于市场价5%的优质写字楼,对于急于扩张的开发商来说,无疑是一块肥肉。仅仅三天,就有三家企业给出了报价,其中一家深圳的房企,当场拍板,一次性支付了全部房款——3.2亿人民币。

资金到账的当天,陈启棠就让财务将钱全部转入了伦敦的离岸账户,用于增持金丝雀码头的商业地产。他看着转账凭证,长长舒了一口气,将那张字条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仿佛那是他的护身符。

陈文博看着父亲的举动,心里依旧有些不是滋味。他总觉得,父亲错过了一个赚大钱的机会,那些资金如果留在内地,说不定能撬动更大的项目,获得更高的收益。但他拗不过父亲,只能将这份不甘压在心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时间过得很快,三个月转瞬即逝。这天,陈文博拿着一份最新的市场报告,匆匆走进父亲的办公室,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神色。

“爸,你看!”他将报告放在办公桌上,手指着上面的数据,“北京写字楼价格跌了8%,尤其是朝阳CBD和海淀科技园区,好多业主都在挂牌出售,二手房挂牌量涨了40%,根本卖不出去!”

陈启棠接过报告,仔细看了看,脸上没有丝毫意外,只是平静地问道:“知道为什么跌吗?”

“知道。”陈文博的声音带着一丝后怕,“内地出台了商业地产调控政策,限制企业加杠杆购买商业物业,好多靠杠杆囤房的开发商资金链紧张,开始抛售资产,导致房价下跌。还有几家高杠杆房企爆雷,引发了市场恐慌,大家都在往外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