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伤痕观测站与不速之客

“虚空低语”的阴影散去,全球沉浸在一种劫后余生的复杂情绪中。官方媒体以“罕见的全球性极光与地磁暴联动现象”来解释那场惊心动魄的异变,但高层和核心参与者们清楚,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南极上空,那道横亘于苍穹的维度伤痕,如同美人脸上的一道狰狞刀疤,无声地提醒着所有人,宇宙并非人类独享的温床。它静谧地悬浮着,偶尔逸散出的诡异波动,会让附近的仪器失灵,甚至影响生物的神经系统。

七院实验室,已经升级为“地球-庇护所联合前沿研究院”。星璇的投影因强行开启通道而消耗过大,变得极其单薄,需要时间恢复,大部分时间只能以信息流的形式存在于核心服务器中,辅助运算。

林弈的状态则更为奇特。动用“存在”之力后,他感觉自己与周围的世界仿佛隔了一层极薄的膜,感知依旧敏锐,但情感的共鸣却减弱了。他看到苏晚晴和秦风等人眼中的庆幸与喜悦,能够理解,却难以完全感同身受。同时,他发现自己对能量的操控更加得心应手,尤其是对“秩序”的定义似乎达到了一个更本质的层次,但代价是,他与此界普通生灵的“连接”似乎在变弱。

“这是生命层次跃迁过程中的必然疏离,也是过度干涉低维规则的代价。”星璇的信息流在他识海中分析道,“道尊需要重新找到锚点,平衡‘超脱’与‘守望’。”

林弈默然。力量伴随着代价,亘古不变。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处理那道维度伤痕。

在秦风的协调和魏教授团队的全力支持下,一项名为“望舒计划”的绝密工程迅速启动。目标是在南极大陆建立一座永久性的“维度伤痕观测站”,实时监控伤痕状态,研究其特性,并尝试进行初步的稳定或封锁。

无数物资和人员通过大型运输机,顶着南极的极端气候,秘密运往目的地。观测站的主体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内部则集成了地球最尖端的传感器、能量屏障发生器,以及庇护所提供的秩序符文稳定装置。

林弈亲自前往南极坐镇。当他踏足这片冰封大陆,近距离感受那道横亘天际的黑色裂痕时,一种远比之前更清晰的不安感涌上心头。那裂痕并非静止,其内部仿佛有某种粘稠的、黑暗的“物质”在缓慢流淌,散发出一种纯粹的“非存在”气息,与混沌的“混乱”截然不同,更加冰冷和绝对。

“这不是简单的空间裂缝,”林弈对陪同前来的秦风和苏晚晴(她坚持要求加入科研团队)说道,“它更像是一个……通往‘无’的缺口。它在缓慢地吸收、湮灭着周围的一切,包括空间本身。”

苏晚晴穿着厚重的防寒服,通过特制的观测设备看着那道裂痕,脸色发白:“它在……扩大吗?”

“目前速度极其缓慢,几乎无法察觉。”林弈摇头,“但若不加以控制,终有一日,它会吞噬掉整个星球,乃至整个星系。”

必须尽快找到方法!

观测站的建设如火如荼,林弈则利用灵枢核心和庇护所传来的数据,日夜不停地推演稳定伤痕的方法。他发现,单纯的能量封锁效果甚微,那“非存在”的特性会湮灭大部分能量。需要一种能够从规则层面进行“填补”或“缝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