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或者……变得足够强大,让它们无从下口。”艾尔坦言,“‘森林之民’的‘共生星网’是一种极其高明的隐藏手段,他们将自身文明意识与所在星系的自然生命能量场完全融合,难以被追踪。而我们学院,则依靠对意识本质的深刻理解和特定的技术来自保。”
他顿了顿,看向苏晚晴:“你们选择的道路,结合科技与灵性,极具潜力,但也如同黑夜中的篝火,格外显眼。我们无法直接保护你们,但可以进行有限度的知识交换,帮助你们构建更完善的灵能防御体系,以及……识别‘虚空编织者’靠近的征兆。”
这无疑是雪中送炭!虽然并非军事同盟,但知识的援助在此时弥足珍贵。
接下来的交流中,艾尔分享了部分关于意识维度的基础知识,以及几种探测和干扰“虚空编织者”感知的灵能技术原理。作为回报,地球方面也提供了部分关于应对“逻辑回路”数据攻击和“收藏家”规则侵蚀的实践经验(非核心部分)。
这次通讯,标志着地球文明与“星语者”学院的关系,从单方面的观察和偶尔的警示,向前迈进了一小步,进入了有限度的、相对平等的“学术交流”阶段。
一种萌芽状态的星际外交,正在悄然形成。
通讯结束后,苏晚晴站在观测窗前,望着星空。未知的“森林之民”,危险的“虚空编织者”,亦师亦友的“星语者”,还有虎视眈眈的“逻辑回路”与“收藏家”……地球文明仿佛一叶扁舟,驶入了一片既充满机遇、又遍布暗礁的浩瀚海洋。
但这一次,舟上的人们,眼神中不再只有恐惧和茫然,更多了一份属于航行者自身的坚定与智慧。
他们知道,真正的星际时代,现在才正式开始。而他们,必须学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在这片星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航向。
在南极,规则化的林弈,那平静的意志海洋中,也微微感知到了这来自星海的、细微而复杂的“回响”。他那双映照着宇宙规则的眼眸深处,那点人性余火,似乎因这文明的成长与主动探索,而微微跳动了一下。
守护,仍在继续。只是舞台,变得更加广阔无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