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1643年对于斐迪南三世来说是一个不大美好的年份,西班牙在罗克鲁瓦输掉了这场与法国的战略决战,使他彻底被法兰西堵在伊比利亚,曾经的欧陆霸主再无曾经的辉煌,与之相比,法兰西的孔代亲王则是因此声威大震,法兰西陆军一跃取代西班牙陆军成为欧洲的第一陆军。

这一战役的失败意味着至此以后,法兰西可以从伊比利亚抽身出来,将大量的兵力抽调到德意志战场与瑞典军队一起,同奥地利进行作战,这也意味着帝国军正面战场的压力陡增,帝国军已经无法再承担得起任何一场失败了。

但今年也并非是全无好事,唯一能让斐迪南三世心中稍稍有些开心的消息是,丹麦背弃了与瑞典的盟约,开始进攻瑞典,这使得瑞典的前线军团不得不回兵救援,稍微缓解了帝国军的前线压力。

丹麦克里斯蒂安的背叛瑞典的动机很好理解——瑞典在战争中表现的太过强势,一旦奥地利撑不住,让瑞典夺得波美拉尼亚的领土,此后瑞典将一发不可收拾,称霸北欧,作为邻国的丹麦绝对无法接受一个强大且有强烈扩张欲望的瑞典存在。

国际上波谲云诡,权谋算计。随着这几大强国的决策带来国际形势的变化,许多德意志小国再次站队,不少地区再次陷入战乱。

但,这一切都与虚弱的勃兰登堡无关,弱小的军队和破碎的经济使勃兰登堡根本不配在国际舞台上发声。

但或许,远离强国们的视线也正给了勃兰登堡默默积蓄力量,寻找破局关键的机会。

1643年对勃兰登堡来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年份——重归柏林的威廉彻底放弃了同地方传统贵族合作的念头,接受了格里芬的培植容克贵族的建议。在国内发起了一波对于地方贵族的大清洗,将从这些贵族手中没收的土地作为军功奖励授予在抵御强盗贵族的作乱中有突出贡献的军官与士卒。进而培育出一批新兴的军队出身的对选帝侯无比忠诚的军事贵族——容克贵族。

有军队的支持,威廉的大清洗进行的十分顺利,任何敢有所抵抗的贵族都会被无情的抹杀,就算有些贵族妄图通过手中豢养的私兵反抗中央,但沃尔夫冈这种大贵族都被一网打尽,如今这些各自为战的小贵族更是不成气候,战斗力低下的私兵很快就被龙精虎猛的勃兰登堡新军给冲的七零八落。

而在地方的事务上,威廉也更倾向于任命忠心耿耿的容克贵族作为地方长官。这些新兴的容克贵族为投桃报李,往往会无条件的坚决贯彻中央的政令,以前那些推行不下去的政策在容克贵族的支持下,如今在地方得到了彻底的落实。

可以说,在1643年的大清洗后,威廉对整个勃兰登堡的控制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公爵的威望也在民众心中飞速增加,勃兰登堡上下充满了他的拥趸,可以预知的是,未来威廉所发布的任何政令都会在勃兰登堡上下得到彻底而坚决的落实。

而在扶植容克贵族的同时,威廉也设定了一些对于容克贵族的约束——容克贵族及其子嗣必须要发终生誓,进入军队供职,除此之外,在卡尔的建议下,所有容克贵族还需要接受全套的爱国忠君教育,并要遵循一套严格的道德规范准则,例如,不得暴饮暴食,不得嫖娼,每月要进行特定的军事训练,要进行家风教育等等等等

这些措施的目的只有一个——将这只他们自己养出来的猛兽关进笼子,让容克贵族真正成为威廉手中征战四方的利剑。

这些措施在推出时曾广受诟病,不少小贵族纷纷认为这些要求太过严苛,但实际执行后,他们却大吃一惊的发现,那些出身平民的士卒趋之若鹜的想要为自己夺取这么一个资格。

或许他们不理解,对这些世世代代被贵族压迫的平民士兵们来说,成为贵族是他们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如今,就有这么一个逆天改命的机会放在眼前,再严苛的限制条件又能怎样,要知道,成为贵族便可以彻底改变整个家族乃至子孙后代们的命运,就凭这一点就足以让这些平民出身的士卒们为之疯狂了。

……………………

而勃兰登堡行动仍然没有结束,在威廉对内整顿的同时,卡尔对外也借助这次强盗贵族事件,一点不留情面的狠狠谴责了波兰,卡尔就是要让欧洲所有国家都知道波兰支持了这场以颠覆政权为目的的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