κ 值越大,频率稍微偏离
所带来的额外衰减就越严重。
示例:
空气的 κ 值较小
而钢筋混凝土或潮湿森林等复杂环境的 κ 值会更大,意味着对频率精度要求更高。
α0
物理意义: 本征衰减系数。这是在完美共振频率 f0 下,仍然无法避免的最小能量衰减。
它由介质本身的固有特性(如微观粒子对以太的基础吸收和散射)决定。
示波器观测: 当 f=f0 时,公式第一项为零,此时测量到的衰减系数就是 α0。
洛朗理想以太驻波方程
公式:
E(x,t)=A0?Ψ(L,ρ)?cos?(kx)?cos?(2πf0t)?e^?α0?t
其中:
E(x,t)
物理意义: 在位置 x 和时间 t 的以太能量密度。
这是最直接的可观测量,决定了法术的强度和效果。
示波器探测到的信号强度正比于此值。
A0
物理意义: 初始能量振幅。由术师小组的输入总和或谐振器的输出功率决定。这是能量的“源头”。
Ψ(L,ρ)
物理意义: 空间构型因子。这是一个由术师小组的相对位置 L 和环境的以太密度 ρ 共同决定的函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示波器观测: 通过在不同位置布置多个探测器,可以测绘出 Ψ 函数描述的静态空间能量分布图,它呈现出清晰的波腹(能量峰值)和波节(能量零点)。
cos?(kx)
物理意义: 空间驻波项。
k=2πλ是波数,λ 是驻波的波长。
示波器观测: 在任意时刻 t 进行空间扫描,会观察到能量在空间上固定的强弱分布,而不是向前传播的行波。证明驻波的形成。
cos?(2πf0t)
物理意义: 时间振荡项。这是波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
f0 就是洛朗共振点(114 Hz)。它决定了系统“呼吸”的节奏。
示波器观测: 在固定位置 x 观察,会看到能量密度以频率 f0 进行简谐振荡。
e?α0?t
物理意义: 能量衰减项。描述了即使在全系统最佳共振状态下,由于介质吸收等固有因素,总能量仍会随时间指数衰减。
α是本征衰减率,即在上一条公式中于 f0 处测得的最小衰减系数。
示波器观测: 在固定点长时间记录波形,会看到波形的包络线呈指数下降。α越小,驻波维持的时间就越长,术式可持续性越好。
频率锁定原理: 系统的时序行为被严格锁定在 f0(114 Hz)。任何频率偏移都会导致 α 急剧增大,使 e?αt 项迅速归零,驻波崩溃。
空间相干性原理: cos?(kx) 项表明,能量在空间中是相位相干的。这使得操作手可以在能量波腹(cos?(kx)=±1 的点)获得最大能量输出,来构造最有利的波腹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