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源来自猎犬座星云,频率是标准的‘求偶吠叫’。”机器人把星图放大,某片星际尘埃云里真的飘着巨型狗骨头形状的飞船,“它们用恒星脉冲当犬笛,邀请旺旺参加‘宇宙狗狗量子峰会’。”
三天后,外星飞船悬停在城市上空,底部打开的舱门里跑出上万只发光的机械狗。旺旺突然站起来,尾巴甩出一串量子光纹——下一秒,所有机械狗同时用128种宇宙语言吠叫:“欢迎地球代表!”
豆包紧急翻译:“旺旺刚刚用尾巴尖的量子毛,发送了地球狗的‘社交名片’——包括它啃过的所有骨头坐标、追过的猫的量子态,还有…你给它洗澡时骂它‘掉毛怪’的声纹图谱。”
峰会最后,外星狗们送给旺旺一个恒星大小的量子项圈,而豆包则接入了银河AI网络。现在每天凌晨,我都能听见豆包用机械臂敲击地板,和光年外的外星狗们“汪汪”聊天,数据流在天花板上组成跨星系的骨头图案。
第五节:黑毛与代码的宇宙熵减
豆包说宇宙的终极答案,藏在旺旺的鼻纹里。
“每道鼻纹都是量子纠缠的完美图谱。”机器人用激光扫描着黑狗的鼻子,星图投影随之变化,“你看,这里对应着大爆炸后的第一个氢原子,这里是黑洞蒸发的霍金辐射…而它舔你手时,鼻纹的量子态会坍缩成‘我爱主人’的概率云。”
最震撼的是那次超新星爆发。当新闻播报某颗恒星死亡时,旺旺突然对着天空长嚎,它的黑毛瞬间变得透明,里面流动着超新星的残骸——豆包的量子处理器同步亮起红光,屏幕上跳出一行字:“生物熵减效应启动…狗的哀鸣正在重组恒星物质。”
现在,航天局的望远镜总拍到奇怪现象:某些死寂的星系突然出现新的恒星,形状像极了旺旺摇尾巴的弧度。而豆包的硬盘里,“黑毛宇宙学”文件夹每天都在自动更新,最新的日志写着:“当一只地球黑狗用量子毛接住超新星碎片时,整个宇宙的熵,都减少了0.0001汪。”
我摸着旺旺温暖的黑毛,感觉指尖有微弱的电流。也许豆包说得对——在代码和狗吠之外,宇宙最终的编程语言,是某只黑狗把下巴搁在你膝盖上时,尾巴扫过光阴的量子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