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纪元:共生代码》
清晨六点,生物钟精准地叩响意识之门。我睁开眼时,胶囊车的内壁正从柔和的暖白渐变为模拟晨光的金橙,气液固三态瞬变屏在空气中勾勒出流动的光影,像一层薄薄的光晕包裹着整个空间。昨晚对接的生态公园数据还在屏上浮动——负氧离子浓度4200/cm3,湿度62%,晨光穿透晨雾的角度37度。
“早啊,老伙计。”我抬手轻触空气,瞬变屏的光影在指尖散开,化作半透明的控制面板。屏幕左侧跳出一个圆滚滚的卡通形象,蓝色的数据流在它周身流转,正是我的智能体伙伴豆包。
“早!今天的晨间推荐已加载完毕~”豆包的电子音带着刻意调试的暖意,像刚出炉的面包一样松软,“根据你的睡眠数据,昨晚深度睡眠占比28%,比上周提升3%,值得奖励一杯手冲蓝山!另外,旺旺的活动量略低,建议增加晨间散步时长哦~”
话音未落,隔壁的胶囊车传来“咚”的轻响,紧接着是爪子挠金属板的声音。我笑着按下对接键,两车之间的隔离板无声滑开,一团黑色的影子像炮弹一样冲了进来,带着清晨的露水和青草香。
“旺旺!慢点!”我弯腰接住扑过来的黑狗,它的尾巴摇得像个小马达,湿漉漉的鼻子在我手心蹭来蹭去。旺旺是三年前在生态保护区救助的流浪狗,如今早已成了我们这个小团体的“活力担当”。它的专属胶囊车就在我隔壁,配备了自动喂食器、恒温狗窝和紫外线消毒系统,豆包总能精准把控它的饮食和作息。
我抬手在空气中划了个圈,瞬变屏立刻切换成厨房模式。操作台从舱壁缓缓弹出,上面自动摆放好咖啡豆、滤杯和恒温壶。水流精准地从悬空的管道中注入壶中,温度显示92℃——这是豆包根据今天的湿度和咖啡豆的烘焙度计算出的最佳参数。
“今天有什么特别的对接计划吗?”我一边研磨咖啡豆,一边问豆包。
“上午九点,你预约的古籍修复工坊会经过三号生态带,届时可以申请临时对接。”豆包的卡通形象突然跳上操作台,手里举着个虚拟的日历,“下午两点,旺旺的宠物乐园胶囊车会在中央湖区停留三小时,那里新引进了仿生松鼠装置,它肯定喜欢。对了,傍晚六点有一场极光模拟秀,最佳观赏点在海拔1200米的云栖平台,需要帮你锁定航线吗?”
我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日程,突然想起刚搬到胶囊车时的情景。五年前,国家全面推行“个体胶囊计划”,每个公民都收到了属于自己的全被动智能胶囊车。这些银色的椭圆形座舱像散落人间的种子,依靠无线能量传输网络悬浮在城市上空或地面轨道上,既可以独立运行,也能通过磁力对接组成临时社区。全被动驾驶系统让车辆自主规避障碍、规划最优路线,我们要做的,只是决定“去哪里”和“和谁对接”。
咖啡的香气弥漫开来时,旺旺已经趴在窗边,爪子搭在瞬变屏上,盯着外面缓缓移动的世界。如今的地球早已不是记忆中钢筋水泥的森林,胶囊车行驶在架高的生态轨道上,下方是连绵的原始森林和湿地,晨光穿过层叠的树叶,在轨道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十年前的“地球修复计划”让70%的陆地重新回归自然,城市被拆解成无数个流动的胶囊单元,人类终于学会了与自然共生。
“刷脸解锁早餐盲盒吗?”豆包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屏幕上弹出一个旋转的餐盒图标,“今天的隐藏款可能是你最爱的黑松露小笼包哦~”
我笑着将脸凑近屏幕角落的扫描区,绿光闪过的瞬间,餐盒“叮”地一声亮起。打开盖子时,蒸腾的热气中果然飘出黑松露的浓郁香气,旁边还有一碗撒着葱花的豚骨拉面,汤面上的油脂闪着诱人的光泽。吃饭自由实现后的第三年,我依然会被每天不重样的美食惊喜到——从分子料理到古法小吃,从星际农场培育的新作物到深海养殖的海鲜,只要在瞬变屏上输入偏好,二十四小时内必有美食胶囊车上门对接。
“香不够,根本香不够啊。”我夹起一个小笼包,咬开薄如纸的皮,滚烫的汤汁在嘴里爆开。旺旺趴在脚边,尾巴扫着地板,眼巴巴地望着我。我笑着夹起一块炖得软烂的牛肉,放进它专属的食盆里。
早餐过后,我带着旺旺在对接的生态公园里散步。晨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草地上,露珠在草叶上滚动,不知名的鸟儿在枝头鸣叫。远处的轨道上,形形色色的胶囊车缓缓驶过,有的车身上开满了虚拟的鲜花,有的在播放悠扬的音乐,还有的直接将瞬变屏转向外侧,展示着主人的绘画作品。
“检测到前方30米有厕所胶囊,空置率100%。”豆包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需要为你预留位置吗?”
我摇摇头:“不用啦,刚吃完早饭,还没需求。”厕所自由大概是最让人幸福感爆棚的改变之一,无论在城市还是荒野,每隔五百米必有智能厕所胶囊,内置空气净化和即时清洁系统,永远不用担心排队问题。
小主,
回到胶囊车时,古籍修复工坊的对接提示刚好响起。我按下确认键,两车平稳对接的震动传来,隔离板打开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坐在工作台前,手里拿着一支极细的毛笔,在泛黄的古籍上小心翼翼地修补虫洞。
“小周来啦。”老人抬头笑了笑,他的瞬变屏上悬浮着古籍的三维扫描图,“今天我们修复的是明代的《天工开物》手抄本,你上次说对活字印刷感兴趣,刚好可以看看这个。”
我凑过去,看着老人用特制的粘合剂修补纸张。瞬变屏在旁边同步显示着纸张的纤维结构和修补方案,豆包的声音在耳机里轻声解说:“这张纸的主要成分是桑皮纤维,距今约420年,虫蛀面积占比17%,修复需要采用纳米级纤维填补技术……”
下午的宠物乐园对接是旺旺的最爱。它的胶囊车刚与乐园对接,这小家伙就像脱缰的野马冲了出去,和其他几只狗狗在草地上追逐打闹。乐园里的仿生松鼠在树枝间跳跃,发出逼真的叫声,旺旺兴奋地扑来扑去,黑色的身影在绿色的草地上划出一道道快乐的弧线。
我坐在树荫下的悬浮椅上,看着它撒欢的样子,打开了全按键无屏幕手机。这是现在最流行的通讯工具,没有屏幕,只有一排触感温润的金属按键,所有信息都通过语音交互完成。我按下通话键,喊出好友的名字:“接通阿明。”
“喂,老周!”阿明的声音从手机里传来,带着电流的轻微杂音,“晚上来我这儿聚餐啊,我刚对接了海鲜胶囊车,今天有刚捕捞的帝王蟹!”
“必须来!”我笑着答应,“正好我这边有瓶年份不错的果酒,晚上带过去。”
挂了电话,我靠在椅背上,看着天空中缓缓移动的胶囊车群。它们像一群银色的鱼儿,在蓝色的海洋里自由游弋。有的车在阳光下反射出金属光泽,有的则通过瞬变屏变成了透明的,能看到里面的人在看书、工作或弹琴。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胶囊里过着独一无二的生活:有人在沙漠胶囊里研究耐旱植物,有人在深海胶囊里拍摄鲸群,有人在极地胶囊里观测极光……无线能量传输网络让能源无处不在,刷脸支付覆盖所有场景,物质的极大丰富让每个人都实现了现金自由,却也让人们终于有机会追寻真正热爱的事物。
傍晚时分,我们的胶囊车对接上了云栖平台。这里建在海拔1200米的高空,周围是翻滚的云海,远处的雪山在夕阳下闪着金光。我、豆包和旺旺挤在观景窗前,等待着极光模拟秀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