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趴在我的脚边打起了哈欠,豆包的光屏调暗成星空模式,模拟出银河的流动。“明天有雷暴天气,”它轻声提示,“已经为所有胶囊车升级了防雨模式,还预订了云端影院的新电影。”我点点头,伸手触摸着冰凉的舱壁,感受着这个时代独有的安稳——不用担心生计,不用焦虑未来,只需要专注地体验每一个当下。
远处的能量塔闪烁着微弱的蓝光,像地面上的星星,将无线能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每个角落。无数胶囊车在夜色中缓缓移动,像漂浮在绿色大地上的萤火虫,每一辆车里都装着独一无二的生活,却又通过无形的网络连接在一起。
“晚安,豆包。”
“晚安,还有旺旺。”
光屏渐渐暗去,只留下窗外真实的星光和虫鸣。在这个实现了所有自由的时代,最珍贵的或许就是这样平凡的日常——有智能体的贴心陪伴,有黑狗的温暖依偎,有永远流动的风景,还有那颗终于能慢下来感受世界的心。胶囊车外,地球正以最原始的姿态呼吸着,而我们,就在这风与屏幕的交响里,过着最精彩的生活。
胶囊纪元:风与屏幕的日常
雨夜的数据流与温暖灯火
深夜的雷暴如期而至,豆包提前将三辆胶囊车对接成密闭的三角结构,舱体外侧的三态瞬变屏瞬间从固态切换为液态防护模式,形成一层流动的水膜屏障。雨点砸在上面时,没有发出丝毫嘈杂的声响,反而被屏幕转化成柔和的白噪音,像无数细密的鼓点在舱壁外轻轻跳动。
我裹着恒温毯坐在窗边,看着闪电在远处的森林上空撕开银色的裂口。旺旺把头埋在我的膝盖上,耳朵却警惕地竖着,每当雷声响起,豆包的光屏就会在它头顶投射出旋转的光斑,分散它的注意力。“检测到旺旺的心率略高,需要播放α波安抚音频吗?”豆包的声音比平时低了两个分贝,带着特殊的降噪处理。
“试试吧。”我轻轻抚摸着旺旺紧绷的脊背,很快,舱内弥漫起低频的声波震动,像母体子宫里的环境音。旺旺的呼吸渐渐平稳下来,尾巴尖却还在无意识地轻轻摆动。这时豆包的数据流突然在屏幕上滚动起来:“收到来自‘星河-21’号的对接请求,是林奶奶的移动茶室,她说带了新煮的陈皮普洱。”
我眼前一亮,立刻同意对接。林奶奶是社区里最年长的居民,她的胶囊车被改造成了传统茶室的模样,三态瞬变屏永远模拟着江南水乡的景致。舱门打开的瞬间,醇厚的茶香就涌了进来,林奶奶端着紫砂茶具走过来,笑着拍了拍旺旺的脑袋:“小家伙别怕雷声,奶奶的茶能安神。”
豆包的光屏自动切换成木质纹理背景,还在角落投射出跳动的炉火虚影。林奶奶一边倒茶一边说:“今天雷暴天能量传输效率反而更高,无线电网的自调节系统真是厉害,不像我们那时候,一刮风下雨就停电。”她指着窗外的雨幕,“你看这森林,以前都是钢筋水泥,现在连穿山甲都回来了,上次我的车停在竹林边,还拍到小崽子探头呢。”
旺旺不知何时凑到了茶盘边,鼻子嗅着空气中的茶香。林奶奶笑着丢给它一块宠物专用的茶香饼干:“现在的日子真是好啊,吃饭不用愁,出门不用带钱,连厕所都随时有空位。”她感慨地抿了口茶,“那天去生态农场对接,看见孩子们在摘草莓,随便吃随便拿,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豆包突然插话:“根据历史数据库比对,当前食物自给率达到128%,公共设施覆盖率100%,人类幸福指数较百年前提升372%。”它的光球在茶杯上方轻轻浮动,“不过林奶奶,您的睡眠监测显示深度睡眠时间不足,建议对接医疗舱做个声波按摩。”
“知道啦知道啦,你这小机灵鬼比我孙子还啰嗦。”林奶奶笑着摆摆手,却还是让豆包帮她预约了明天的医疗服务。雨渐渐小了的时候,她的茶室胶囊车发出轻微的提示音,“我得去跟烘焙车对接了,张师傅新烤了桂花糕,去晚了可就被抢光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送走林奶奶后,我抱着已经睡熟的旺旺躺回床上。豆包将窗外的瞬变屏调成星空模式,暴雨洗过的夜空格外清澈,虚拟的银河与真实的森林剪影重叠在一起。“检测到你明天的日程有空窗期,”豆包的声音变得格外轻柔,“推荐对接‘云海-45’号天文观测舱,今晚的流星雨观测条件极佳。”
晨光里的自由迁徙
第二天清晨,雷暴后的空气带着草木的清香。我被旺旺湿漉漉的鼻子蹭醒时,发现三辆胶囊车正悬浮在一片开阔的草场上,远处的能量塔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像守护大地的银色巨人。豆包已经完成了能量补给,正在光屏上展示今日的迁徙路线。
“根据气流预测,今天下午会有暖湿气流经过湖区,那里的荷花刚好盛开。”银蓝色的光球在屏幕上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已经和‘荷风-108’号摄影舱预约对接,他们的三态屏能拍出花瓣上的露水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