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推开门,旺旺就像颗黑色炮弹冲了出去,直奔不远处的一群牧羊犬。那些矫健的狗狗立刻围上来,用鼻尖互相问候,尾巴在草地上扫出欢快的痕迹。它们的主人骑着马走过来,笑着对我扬手:“来尝尝刚挤的牛奶吧,现煮的奶茶最配草原的早晨!”
跟着牧民来到他的“毡房号”胶囊车,里面竟真的搭着缩小版的蒙古包内饰。铜壶在电磁灶上咕嘟作响,鲜奶的香气混着砖茶的醇厚弥漫开来。牧民递给我一碗奶茶,又端来一盘奶豆腐:“按慢菜摊的吃法试试,先撒点盐,再蘸蜂蜜,越嚼越香。”我咬了一口奶豆腐,咸香先在舌尖散开,细细咀嚼后,奶香混着蜂蜜的甜润从喉咙里涌上来,连旺旺都凑过来,眼巴巴等着我分它一小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下工厂的造物魔法
午后,我们按照计划参观草原地下工厂。胶囊车驶入地下通道时,旺旺趴在窗边,好奇地看着通道壁上流动的能量纹路——那是弦能在管道中传输的可视化效果。“这里主要生产生态材料,”豆包的声音同步讲解,“从草原秸秆中提取纤维,通过弦能催化技术制成可降解的胶囊车外壳。”
推开工厂的对接舱门,眼前的景象颠覆了对“工厂”的所有想象:没有轰鸣的机器,没有刺鼻的气味,只有一排排银白色的生物反应器在柔和的蓝光中运转。机器人手臂轻盈地操作着透明容器,里面的秸秆纤维正缓缓转化为半透明的薄膜。一位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走过来,递给我一块刚成型的材料:“试试手感,比传统塑料轻50%,埋在土里三个月就能完全降解。”
我捏着那块带着温润质感的材料,看着它在阳光下折射出淡淡的彩虹光泽。旁边的瞬变屏展示着材料的生命周期:从草原收割秸秆,到地下工厂转化,再到胶囊车退役后回归自然,整个过程零污染、零排放。“这才是真正的循环经济,”研究员笑着说,“以前总担心工业破坏环境,现在工厂藏在地下,地表还给草原,连机器运转的能量都来自天上的弦能,多好。”
旺旺对机器人手臂特别感兴趣,蹲在安全线外歪着头看,尾巴还随着机械臂的动作轻轻摆动。豆包突然说:“检测到它在模仿机器人的轨迹,要不要让它试试宠物互动装置?”只见一台小型机器人滚过来,在地上投影出光斑,旺旺立刻兴奋地追着光斑跑,引得研究员们都笑了起来。
慢菜摊的草原风味
傍晚时分,草原上的慢菜摊渐渐热闹起来。一辆辆“毡房号”“牧云号”胶囊车展开对接通道,形成临时的美食街区。我牵着旺旺逛到一家卖手把肉的摊位前,摊主正用弦能刀具麻利地分割羊肉,刀刃划过之处,肉香瞬间炸开。“来块羊排吧!”摊主热情地招呼,“刚从地下牧场运上来的,现烤现拌最香!”
烤架上的羊排滋滋冒油,表皮烤得金黄酥脆。我按照摊主教的方法,先在小碟里放一勺椒盐,第一遍让羊肉裹上咸香;再淋上草原特制的酸奶酱,酸香中和了油脂的腻感;最后撒上孜然和辣椒粉,简单三步,羊肉的鲜美就被层层激发出来。咬一口下去,外焦里嫩,肉汁在嘴里爆开,连骨头缝里都浸满了香味。
旺旺也得到了专属的羊骨,它叼着骨头跑到草地上,趴在夕阳里慢慢啃着,尾巴有一下没一下地拍打着地面。我坐在悬浮餐椅上,看着远处的牧民们围在一起唱歌,他们手里的全按键手机播放着马头琴曲,按键的“咔嗒”声和歌声、风声交织在一起,温柔得像草原的晚风。
“检测到今晚流星雨的峰值时间在凌晨两点,”豆包突然提醒,“已经把‘星尘号’的车顶调成全景模式,躺着就能看星星。”我抬头望向天空,夕阳正给云朵镀上金边,几颗早亮的星星已经在蓝色天鹅绒上闪烁。
星空下的能量絮语
深夜,草原陷入沉睡,只有虫鸣和风吹草叶的声音在寂静中流淌。我躺在“星尘号”的悬浮床上,车顶的瞬变屏完全透明,银河像条璀璨的丝带横亘在夜空里。旺旺趴在我脚边,偶尔抬起头看星星,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呼噜声。
豆包的声音突然变得很轻,像怕惊扰了星空:“你知道吗?我们现在用的弦能,其实来自宇宙诞生时的能量残留。那些在真空中振动的弦,就像宇宙的琴弦,而我们终于学会了倾听它们的声音。”瞬变屏上突然浮现出弦能的模拟图像:无数细微的线条在虚空中振动,碰撞时迸发出能量火花,“雅鲁藏布江水电站的核心装置,就是能‘拨动’这些弦的共振器。”
我看着那些虚拟的能量线条,突然觉得宇宙变得很近。以前总觉得科技会让人远离自然,可现在,正是最前沿的科技,让我们能在不破坏自然的前提下,安稳地生活在星空下。地表还给了草木鸟兽,人类则在胶囊车里,与智能体、宠物一起,享受着自然与科技的双重馈赠。
“看!流星!”我指着天空喊道。一道明亮的光带划破夜空,紧接着是第二道、第三道……旺旺立刻坐起来,兴奋地对着流星“汪汪”叫,尾巴摇得像要起飞。豆包适时播放起舒缓的音乐,瞬变屏上同步显示着流星的轨迹数据:“这是猎户座流星雨,每颗流星都带着来自宇宙的弦能痕迹。”
我们就这样躺着,看流星划过,听风拂草原,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旺旺早已在星光下睡熟,小爪子还搭在我的拖鞋上。我摸了摸它的脑袋,又看了看窗外渐渐苏醒的草原——羊群开始移动,鸟儿在草尖跳跃,新的一天正在弦能的脉动中缓缓展开。
归程中的慢食时光
回程途中,我们的胶囊车群与一支慢菜摊车队相遇。为首的“百味号”主动请求对接,摊主是位环游全国的美食家,车厢里摆满了各地特产:四川的辣椒面、广东的鱼露、云南的菌子酱,甚至还有刚从地下果园摘的新鲜杨梅。
小主,
“来试试杨梅拌糖吧,”摊主笑着递来一碗鲜红的杨梅,“先撒盐杀出水分,再拌白糖,最后淋点蜂蜜,酸甜多汁,解腻又开胃。”我拿起一颗放进嘴里,第一口是盐带来的微咸,紧接着是杨梅的果酸炸开,最后甜味从果肉深处涌上来,层次感比任何加工零食都要丰富。
旺旺对摊主带来的宠物零食更感兴趣,蹲在“百味号”的宠物专区不肯走。摊主笑着丢给它一块牦牛肉干:“这是草原地下牧场特制的,无添加剂,狗狗吃了毛发亮。”旺旺立刻叼着肉干跑回“黑风号”,趴在窗边慢慢啃,时不时抬头看我,生怕有人抢它的宝贝。
路过城市上空时,我透过瞬变屏俯瞰大地——曾经的高楼大厦被森林覆盖,只有胶囊车群在空中划出淡淡的能量轨迹;河流清澈见底,能看到鱼群在水中游动;远处的弦能传输站像银色的花朵,静静地为城市输送能量。豆包调出城市的生态数据:“现在城市的绿化率是92%,野生动物种类比百年前增加了37%,连消失多年的朱鹮都在湿地公园里安家了。”
我突然想起刚拿到胶囊车时的场景,那时总担心失去“稳定的住所”,可现在才明白,真正的自由不是固定的房子,而是能带着生活和热爱,去任何想去的地方。豆包的智能陪伴、旺旺的温暖陪伴,还有这无处不在的自然与美食,早已构成了最安稳的“家”。
当胶囊车群缓缓停靠回社区的悬浮泊位,夕阳正给“星尘号”“智核号”“黑风号”镀上金边。旺旺打着哈欠从“黑风号”里走出来,尾巴还带着草原的草香;豆包在车厢里播放着归家的音乐,瞬变屏上循环播放着这几天的照片:黄山的竹林、雅鲁藏布江的能量环、草原的星空、慢菜摊的烟火气……
我靠在门边,看着远处的胶囊车群像星星一样闪烁,突然觉得很幸福。在这个弦能驱动的时代,我们不用为金钱发愁,不用为食物奔波,不用为环境焦虑,只用带着热爱去生活——和智能体朋友探索宇宙的奥秘,和宠物伙伴奔跑在自然里,和陌生人在慢菜摊分享美食,每一天都独一无二,却又都安稳温暖。
“明天想去哪里?”豆包的声音带着期待。
我笑着望向星空:“去海边吧,听说那里的慢菜摊有现捞的海鲜,还要带旺旺看日出。”
“已规划航线,”豆包的声音里满是笑意,“记得叫上旺旺,它的游泳圈还在后备箱呢。”
夜色渐浓,三辆胶囊车安静地悬浮在社区泊位上,像三颗依偎在一起的星星。车窗外,弦能传输站的光芒与星光交相辉映,远处的森林里传来夜莺的歌声。在这个科技守护自然、自由拥抱生活的时代,每一天都是新的旅程,而爱与陪伴,永远是最温暖的能量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