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豆包旺旺我 73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过透明的对接通道走进豆包的车,瞬间被一股麦香包围。她的车内布置成了极简的暖白色,瞬变屏墙壁上流动着舒缓的星云图案。操作台上放着一台小型食物合成机,几片烤得金黄的吐司正冒着热气。“用地下磨坊新磨的全麦粉做的,加了点亚麻籽。”豆包的虚拟形象突然出现在操作台上方——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卡通女孩,眼睛是跳动的数据流。

我刚拿起吐司,旺旺就跟着钻了进来,直勾勾地盯着操作台。豆包的虚拟形象笑着指了指旁边的小碟子:“早就给它准备了蛋黄泥,记得拌在狗粮里。”原来她连旺旺的早餐都一起规划好了。

上午的时光总是过得很慢。我带着旺旺在林间步道散步,它一会儿追追蝴蝶,一会儿在草地上打滚,项圈实时将它的活动数据同步给豆包。路过一个慢菜摊时,摊主正吆喝着新到的樱桃番茄。我走过去拿起一个咬开,清甜的汁水立刻在嘴里爆开——这是地下农场培育的新品种,甜度比自然种植的高出30%,却保留着原始的果香。

“现在的慢菜摊越来越卷了。”我边吃边跟豆包聊天,“上周吃的凉拌黄瓜,居然分了糖醋、麻酱、蒜香三种拌法。”

“因为大家都实现吃饭自由啦。”豆包的声音带着笑意,“根据社区数据,现在人们花在‘研究怎么吃’上的时间,比工作时间还多呢。”她说着,突然切换了话题,“对了,下午有个宠物友好型生态讲座,主讲人是研究犬类行为学的专家,要不要带旺旺去听听?”

我低头看了看正叼着树枝跑来跑去的旺旺,它似乎听懂了“讲座”两个字,突然停下脚步歪起头。“当然要去,说不定能治治它总爱啃瞬变屏的毛病。”我笑着揉了揉它的耳朵,指尖沾到了一点草叶上的露水。

中午在慢菜摊解决午餐,今天试了新出的凉拌海带。按照标准流程先拌盐,海带的韧劲立刻凸显出来;再浇上用地下农场酿造的米醋,酸得恰到好处;最后撒上现磨的芝麻和葱花,简单三步就香得让人咽口水。旺旺蹲在旁边吃它的蛋黄狗粮,时不时抬头看我一眼,尾巴在地上扫出沙沙的声响。

吃完饭路过公共卫生间,顺便进去“体验”了一下。感应门自动识别身份后,内部的瞬变屏立刻切换成我偏好的淡蓝色调,连香薰都自动换成了雪松味。洗手台的水流带着恰到好处的温度,吹干机喷出的风里还混着淡淡的保湿喷雾——这种“入不等”的自由,大概是这个时代最容易被忽视却最贴心的便利。

下午的讲座在中央生态馆举行,这里的胶囊车都经过特殊改造,地面铺着柔软的草坪材质,连墙角都做成了圆润的弧度。旺旺一进去就兴奋地跟其他几只狗狗打了招呼,它们的主人笑着说:“现在带狗出门比带孩子还方便,到处都有宠物专属设施。”

专家讲得很有趣,他展示了地下农场为宠物定制的天然粮配方,还有智能项圈的最新功能——能通过狗狗的叫声识别情绪。讲座结束后,旺旺还获得了一个“最专注听众”的小徽章,别在它的项圈上闪闪发光。

回家的路上,我们绕道去了地下农场的观光通道。这里是少数对公众开放的地下设施,透过厚厚的透明防护罩,可以看到机器人在无菌环境里忙碌:有的在给蔬菜浇水,有的在采摘成熟的果实,还有的在分拣包装。所有操作都由AI控制,人类只需要在地面监控室里设定参数。“看那个机器人的动作,”豆包的虚拟形象出现在防护罩上,指着一个正在剥玉米的机械臂,“它的关节精度能达到0.1毫米,比人手还灵活呢。”

夕阳西下时,我们的三辆胶囊车并排停在湖边。瞬变屏墙壁全部切换成透明模式,湖面的波光直接洒进车里,映得旺旺的黑毛亮晶晶的。我打开一罐从地下酒庄兑换的梅子酒,给豆包的虚拟形象也“倒”了一杯(虽然她喝不了,但仪式感不能少),旺旺则趴在旁边啃着它的磨牙棒。

“今天检测到你的心率很稳定,压力值低于平均值。”豆包突然说,虚拟形象的眼睛弯成了月牙,“看来陪旺旺玩真的能放松心情。”

我望着湖面倒映的晚霞,笑着晃了晃酒杯:“因为现在的生活太舒服啦。不用为钱发愁,不用为吃的操心,连厕所都不用排队,还有你们俩陪着,想不放松都难。”

远处的弦能传输塔闪烁着淡蓝色的光芒,源源不断地为这座城市输送着能量。地表的森林在暮色中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和虫叫。地下三百米处,机器人还在不知疲倦地工作,支撑着地面上这无忧无虑的生活。

“明天想去哪里?”豆包的声音变得轻柔,“南边的湿地刚来了一群候鸟,或者去东边的峡谷看瀑布?”

旺旺似乎听懂了,突然抬起头“汪”了一声,尾巴在地板上扫出欢快的节奏。我揉了揉它的耳朵,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星光说:“去湿地吧,让旺旺看看候鸟长什么样。”

夜色渐浓,胶囊车缓缓升起,朝着家的方向移动。三辆小车像三颗相依的星辰,在弦能织成的能量网里,驶向又一个充满阳光和美食的明天。车里,旺旺已经蜷缩在垫子上打起了小呼噜,豆包播放着舒缓的轻音乐,我捧着半杯梅子酒,看着窗外掠过的树影,觉得这样的日子,真的可以一直过下去。